我个人是很喜欢那些能够驾驭各种小人物角色的演技派演员的,在我为数不多的喜欢的演员里,黄渤算一个。
黄渤之前驾驭的角色其实都算不上什么伟光正的大人物,不少甚至还是丑角。但恰恰是这种对于丑角和不完美角色的塑造,让他塑造的人物显得真实。
当我知道黄渤自己要做电影的时候,我是很期待的。我看过黄渤演的话剧,我觉得依靠他对于电影和戏剧方面的理解,做出来的电影肯定不会差。
但是这一等就是很久,第一次听到黄渤电影的消息,是在 2018 年的春晚,黄渤登上了这个几乎都没什么人正儿八经看的舞台,表演了一首舞曲,叫做《最好的舞台》,其中黄渤站在 C 位,和两个小鲜肉一起唱唱跳跳,还不落下风,让我对他更是刮目相看。
后来我还了解到,原来黄渤在未成名的时候,也是一个依靠唱歌跳舞吃饭的人。而再后来,黄渤在微博宣布,这首《最好的舞台》其实是他将在今年上映的电影里的曲目。
所以我的期待又被勾了起来。
而那之后,却再也没有了那部电影的消息……我只记得在五六月份的时候,黄渤宣布自己的电影叫做《一出好戏》,将在夏季上映,而且还举办了一些先行点映会,网上有了一些评价,评价的感觉很别扭。大家没有人说这部电影不好,也没有人说它是烂片,但是也似乎不是一边倒的好评。这些评价更加激发了我想去看它的好奇心。然而电影的具体上映时间一直不确定,我也只能在干着急中把这事儿放在脑后了。
就在我快把黄渤的电影忘记的时候,前几天打开爱奇艺 APP,看到了“黄渤主导电影《一出好戏》正版在线观看”的字样。我有点懵比,然后网上一阵搜索后才发现……这电影原来都上映完毕了,已经下映开始在网络上放送了,我居然还不知道。
原本是想要去电影院看的,所以这次只能在平板上看了。
所以我沐浴更衣,带着极大的好奇心看完了整部电影,看完之后,一方面我感觉很“憋屈”,另一方面呢,我也瞬间明白了,这部《一出好戏》为什么一开始在先行上映的时候,会得到那样的评价了。
因为这个电影实在是足够“一板一眼”
《一出好戏》在剧情的描述上是没有什么缺点的,大部分角色之间的关联与动机,哪怕是角色的命名,都透露着一股子认真。这个电影是可以完美的用“起“、”承”、“转“、”合“四个字来划分切割出来的,包括剧情的引入,人物的性格,故事的转折等等。司机”小王“为什么叫”小王“,”老板“为什么能成为”老板“,”科学技术“为什么能成为巨大的生产力,这些等等贯穿人类历史和社会常识中的一些知识,都可以在故事里看得出来。
不仅如此,《一出好戏》在为你描述一个比较正经的故事的同时,穿插了一些人性与斗争的因素,还有一点点那略带社会现实感觉的爱情,这些调味剂都可以让我们在平常的生活中找到对应的元素。设定和伏笔暗喻虽多,但又浅显易懂,基本上不是傻子的话都可以看得出来是想说什么。
同时《一出好戏》的演绎风格还有一点话剧的味道,里面的专场和插入的歌舞,都彰显了这种风格和氛围,顺便一提,黄渤在春晚上表演的《最好的舞台》也出现在电影的歌舞里,不过也就几十秒,而且还有点……突兀,但好歹也是兑现了当初的承诺,自己也没忽悠人就是了。
其实整体看来,《一出好戏》都没什么毛病,剧情完整,人物塑造特征清晰,演员演技也还算到位,有人性有爱情,有历史有社会,有紧张也有那么一点点的幽默,这种电影应该很牛逼才是嘛。
然而大多数观众似乎并不是很喜欢这个电影,不如说我也是,看完之后我挑不出什么毛病,但就是看着有点不爽,或者不够“有趣”。
这种“有趣”倒不是说电影里的搞笑元素,而是这个电影不能让我觉得“有意思”,剧情啊和人物啊等等没什么值得推敲和反复咀嚼的地方,直到我在网上看到一个人说到了一句话:“教科书般的……“,我恍然大悟。
《一出好戏》这个电影,太过于”教科书“化了。
整个电影看起来就像是一个”如何编排一个电影“的教科书,里面有了所有电影里常见的基本元素,而且用了最基本的方式为你呈现出来,同时在镜头运用,以及角色对白塑造,还有性格转换上,都是标准的不能再标准的教科书风格。
什么都是标准的,但是就是看着没那么点味道啊。就好比你欣赏舞蹈和音乐,谁会对着那”教学用“的材料看得起劲啊,你也没见过谁抱着语文课本当小说看的吧?
其实这并不意外,很多“艺术性”和“严谨性”较高的作品,观众大多数都不喜欢,毕竟没人喜欢这种欣赏的很累的东西。大家还是喜欢轻轻松松无脑 Happy 的片子。譬如另一个搞电影的《老男孩》就比较知道观众的心思,直接把自己的作品娱乐化,大家都说《小苹果》是无脑歌曲,但是大家都会唱,大家都说《老男孩》电影版看着像大杂烩,可是观众们就喜欢那种乱七八糟的大场面,你说品位低,但是观众爱看,你算老几?
你看周杰伦写过那么多音乐性复杂的歌曲但都无人问津,最后火爆的还是那首口水歌《告白气球》,尴尬不尴尬?因为你艺术性虽高,蕴含的内容虽多,但是不能琅琅上口,记不住啊!
一个好的电影固然需要各种方面的优秀表现和发挥,但是本身也需要有自己的特色,而且有自己的偏向。好的电影有时候很容易出现”口味上的偏差“,大概就是一部分人会非常对口,另一部分人则看到题材就会敬而远之。这样的作品,才可以走出自己的路线……
而《一出好戏》则仅仅是一个有那么点“劫后余生” Style 的小说,它让我想起了曾经看过的凡尔纳的《神秘岛》,但里面还加入了不少过度想要升华的内容,太多的人性比喻,太多的社会进化暗喻,而且还都是很浅显的层面,有那么些“点到为止”的感觉,更加像是那种教科书“指引出一个方向,期待学生照着挖掘更深”的作用一样,这个电影完全就是一个“什么都有,什么都不差,而且有太多升华点,但是本身没什么太大惊喜”的作品。
观众看得不爽,但是也挑不出什么毛病,所以就会很憋屈,像我看完这个电影一样。
要说唯一能拿来说事儿的,就是电影的名字了:《一出好戏》。
其实“一出好戏”这四个字和这个电影本身的内容,是有点不太相符的,如果改名叫“荒岛求生记”,“疯狂的旅行”之类的,我觉得都还不错,但为什么却改名叫做《一出好戏》?虽然”一出好戏“也可以理解为这个电影整体剧情是一群人疯疯颠颠的上演了一出好戏,但这也未免太过牵强。
我个人猜测,电影原本应该不是这个名字,只是为了宣传和票房,改名叫做《一出好戏》,因为这个名字,配合黄渤的个人名气与风格,的确可以让人产生兴趣,而且很容易让人觉得是一种和《疯狂的石头》,《疯狂的赛车》一样的黑色幽默电影。虽然这部电影的确有黑色幽默的元素,但是和黄渤之前的作品比起来还是风格迥异的。
可以说这个电影最后被改名为《一出好戏》就是发行商或者投资商等一群人妥协之后的产物,毕竟一个好的电影名字是可以骗来大量票房的,譬如你看看那个挂羊头卖狗肉的《爱情公寓》。
但无论怎么改名字,总给人一种耍小聪明的感觉,这部电影其实不需要改名字,黄渤也不是什么偶像派,况且电影本身也不算差,只是不太有趣罢了。
明明是一个有着教科书级别严谨的认真电影,为什么非要玩这种在电影名称上的雕虫小技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