前篇:北京游记:探访“文化荒漠” Part 1
中篇:北京游记:探访“文化荒漠” Part 2

北京的本色天空


早上和女房东大姐说再见的时候她还在敲字,我告诉她我告辞了,她还没反应过来。

“哎?退房时间是中午……”
“我中午的高铁就走了,出门后我就直接去火车站了……”
“哦………………”

房东大姐愣了一下……

“那……欢迎你下次再来。”

我感觉她似乎完全不记得来住的人都是谁的样子。

前两天北京的天气莫名其妙的好,让我有种“过去说北京天气不好一团糟的都是刻意黑”的错句,结果第三天一起床收拾好走出门,深吸一口气,直接被呛得背过气儿去。

“这才是北京的本色天空么?”

我终于见识到了北京的空气污染有多厉害了。如果说郑州的雾霾天只是灰蒙蒙,而北京的雾霾天不仅天色难看,并且空气里还有者一股子焦油味道,单单是闻一下就令人感觉窒息,我看了下手机,北京今天 PM 2.5 是 200,我记得之前北京暴表的时候 PM 2.5 都有 1000 多……

“200 就这样了,那 1000 多还不是毒气啊?”

适应了一下这种污浊的空气,我尽可能的摒着气踏上了旅途。

并非是去火车站的旅途,而是最后在二环内转转。

我来北京的一个原因就是想看看老北京的胡同,不过我内心也有准备,很多老建筑基本都没了,或者已经粉刷改造过了,基本没有了岁月的影子,不过现在的北京到处都是高楼,而有趣的是在高楼林立的地方,偶尔有一些看着特别破的建筑,形成了微妙的反差。

DSC_0464.JPG

正如郑州也四处说自己是“商城遗址”,可你怎么又知道那个自称是“商城古城墙”的土堆是不是后来堆起来的呢?

不过在瞎逛的时候我还是看到了一个北京的胡同,想着就进去走走吧。

胡同不长,但是感觉还是有那么点熟悉。熟悉的倒不是北京的那种氛围,而是想起自己小时候。这种很窄的小巷子,郑州也有不少,小时候自己也经常穿梭于这种屋子之间,而且还特别喜欢在下雨的时候看屋檐下滴落的雨水。

DSC00574.JPG

DSC00579.JPG

DSC00580.JPG

不过现在的胡同已经和过去不一样了,到处停满了车……

DSC00578.JPG

DSC00573.JPG

而且车轮胎上都会有个挡板,据说防止狗撒尿的,想想也有道理。

DSC_0465.JPG

最后不得不感慨下首都的确不一样,老胡同还有完善的家庭医生制度,不过落实的怎么样就不知道了,这种制度在郑州压根影子都没有,只是在喊口号。

DSC00582.JPG

DSC00583.JPG


稻香村糕点


在离开北京之前我想要买点什么礼物带回去,自称是土著结果住在西三旗的 BBM 在微信上告诉我,他推荐我去买“稻香村”的糕点。

我查了一下“稻香村”还比较有名,当然我没听说过就是了,而且还看到北京还有山寨的“稻香村”,网上的人表示只有“三禾”的稻香村才是正品。

什么是“三禾“呢?我看了下这个店,这应该就是三禾了吧。

DSC00585.JPG

进入之后依然是浓厚的上世纪 90 年代的购物风格,这种购物风格在郑州也只存在于我的童年记忆里了。

稻香村允许你自己弄个盒子进行拼装,最后给你个礼盒,这个方式我是要给点赞的,但是很快我遇到了一个问题,来买稻香村的时候我调查了,据说是“牛舌饼”还有“锅盔”味道不错,好像还有个“枣糕”的也很好…………

其他的我完全不知道买什么啊!
我总不能说:“你好请装满一盒子牛舌饼”吧?

机智的我看到了旁边有个妹子也在用盒子买,于是计上心头……

点完牛舌饼、锅盔、枣糕之后,我就跟着那个妹子学,她点了什么,我看样子不错也跟着点……

而且我装的还很专业,不像是第一次来买的样子。

DSC_0466.JPG

正当我洋洋得意……点这个,点那个,这个也来点,那个也来点的时候……服务员的声音打断了我。

“先生,满了,不能再装了……”

…………我只看旁边妹子买什么自己跟着做,结果忘了看自己盒子里已经塞满了……

“哦……好,就这些吧……”

我故作镇定,快速付款后拿着包装好的盒子走了。

那么既然带回去的礼物也买了,是时候回家了。


踏上归途


从北京回到郑州,按照来的路程反向走回去就是了,並不算复杂。

中间倒是有个小插曲,地铁九号线上看到了一个非常漂亮的女孩子,虽然穿着很土的那种校服,但的确整个人依然非常的有气质和美丽,令人惊叹的那种,看起来似乎还是高中生,不得不感慨天生丽质就是不一样。

当然,没图,我不是盗摄的那种怪叔叔。

回到北京西站,开始等待返程的高铁,意外的发现北京的火车站全是郑州的旅游广告,到处都是园博园。

DSC_0468.JPG

讲道理我觉得这个“园博园”应该就是骗人的景点,没啥看的价值,但不知道为什么居然这么舍得下血本在首都火车站做广告。

从北京去郑州的人莫名其妙的多,联想一下一开始从郑州到北京那稀稀拉拉的人群,有点不太理解。

DSC_0470.JPG

而且因为人太多,我找自己的第十五号车厢都走了快十分钟,我都担心自己迟到登不上车了。

于是很快的登上了高铁,我第一次感受到了有点疲惫,打开 MP3,听上音乐,闭上双眼,就这么在黑暗中离开了北京这座城市。

DSC_0475.JPG


“文化荒漠”与“旅行的意义”


从第一天到北京,一直到离开后直至现在,我时常都会思考一个问题:

北京现在算不算“文化荒漠”?

其实从字面来看,北京的确已经没有了太多保留的古都气息,除了那几个知名的景点,其他的所剩无几。城市中心到处都是改造过的高楼,还有一些破败的上世纪 90 年代的建筑,和“古都”并没有太多关系,而即使是最新的一些技术,也会因为“老旧的内容“太多,成为了束缚,不能第一时间应用,明显的就是地铁上的移动支付。

或许因为北京在 90 年代的时候发展太领先,以至于在 2000 年之后很多新东西不能立即跟上,毕竟 90 年代的那些建筑和发展内容不能轻易推到重来,不像郑州这样的城市可以弯道超车。

DSC00571.JPG

北京是一个铺开的城市,二环以内和三环以外是两个世界,而且城市规模巨大,基本相当于好几个郑州了,要说在郑州,出了三环就是郊区,而在北京,三环以外的世界会让你觉得三环内才是郊区。

有时候我想,我们追求的北京的“文化”到底是哪种文化?倘若是“老北京”文化,或许已经没什么了吧,毕竟时代在发展,北京不能永远保持老旧的样子,作为首都,必须要跟上未来的步伐。倘若是“城市文化”,我想北京压根算不上什么“文化荒漠”,倒不如说新时代的北京孕育出了新的“北京文化”。

DSC00572.JPG

北京是一个人口复杂的城市,我在北京短暂行走两天多,没有看到太多的纯粹的北京人,反倒是接触了不少外地人。来自全国各地的人汇聚在这里,这里有着最多的发展机会,也作为首都享受着更多的优质资源,不同地方文化之间的碰撞,产生了新的历史和新的文化,或许“老北京文化”会渐渐消失只存在于博物馆里,但新的文化也并不会令人感到无趣和沮丧,或许这就是一个首都能拥有的最大特质吧。

前往北京是我独立第一次进行的”旅行”,我用了“旅行”而不是“旅游”是想说明我并非是去看景点,而只是想出去走走,转一转,感受一下作为一个生活在北京的人平时的日常生活,实际上这种感受还是挺不错的,并且收获颇多。

而且旅行最重要的一点是认识更多的朋友,通过与不同的朋友之间的聊天,我对自己的视野又有了新的评估。

人的成长就是不断的对自我评估而进行的,所谓“旅行”不过是对自己眼界进行开阔的一种最佳方式,不仅需要你行动起来,并且需要多一些观察和心思。诚然有些牛逼疯了的人走遍了全国却依然目光短浅,但我想对于他来说即使现在不会领悟,将来总有一天也会回忆起旅行的美好吧。

我见过很多人说自己热衷于旅行,我一直以为他们的旅行就是“旅游”,但今天我才明白,原来“旅行”也有很多种,而对于我这样原本对“旅行”嗤之以鼻的人来说,“旅行”也可以如此有趣。

旅行就是一直在路上,我的下一次旅行希望可以快点来临吧。

(完)


后记:

本次北京旅行有一个遗憾就是见得人不太多,不过后来我的河南老乡 Haoqiao 回北京的时候在郑州停留了一下,我和他也见面了。

吃了烤肉,然后因为工作不忙,直接在我工作的地方划水聊了一下午,收获还是很多的。

DSC_0484.JPG

haoqiao 还给我展示了他的科学上网线路,我也 get 到了很多有趣的软件,当然最感兴趣的那个统计网络连接质量的页面工具叫什么我忘记了就是……

北京还有不少没见过的人,如果将来有机会的话可能会再去一次北京也说不定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