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至爱梵高》(Loving Vincent)是一部比较独特的电影,它最大的特点就是:“采用油画风格制作的动画。”
然而这其实并不是第一次有人用油画来制作动画了,但是对于这部电影来说它自然有着独特的意义。因为它是为了献给一个颇为特立独行的知名画家的,他就是文森特·威廉·梵高。
梵高的画或许很多人都多多少少的看过,不过大多数都是那几幅有名的作品:星夜(The Starry Night),向日葵(Vase with Twelve Sunflowers),还有他那个经常出现于教科书上的自画像了。我虽然很小的时候通过上美术课的方式认识了梵高这个人,但是我对他并没有太多的了解,大多数还是那些广为流传的事情:“割掉了一只耳朵”,“精神有问题”,“最后自杀了”等等等等,而对于梵高的画我也看不太懂,就是觉得很奇怪,很诡异,但由和毕加索那种完全的诡异不一样,像是印象派但是又能看出来画得是什么……
我对他的了解,仅此而已。
初识梵高
然而真正的开始了解梵高是在前几年,玩《サクラノ詩》的时候,那部作品里除了经常提到莫奈以外,另一个提到的令我印象深刻的就是梵高了。不过在《サクラノ詩》中提起关于梵高的并不是什么特别著名的作品,而是这幅“Cypresses”,只是在那个作品里将它称为了“ZYPRESSEN”罢了,或许是一些语言上的翻译导致的偏差。
但不管如此,这幅“丝柏树”的绘画还是给我带来了一点冲击,只是我说不出来那种冲击是什么,当他被提及说代表了一种“生命的热情”的时候,我才恍然大悟。这应该是我第一次对梵高的作品有了一点理解,而且也感受到了这幅作品背后蕴藏的画家笔触下的那种独特的意义。
每个人都有自己独特的审美,并且会欣赏那些符合自己审美的东西,而很少有人会充满包容的理解和欣赏所有的东西,口味和喜好上的差别是巨大的鸿沟,并非能够简简单单的跨越,而对于梵高来说,他出生的年代也面临着众多的不被理解,最终草草离世,而有趣的是在他百年之后,他又被捧入了艺术的殿堂,成为了一代大师。
有时候理解一副绘画作品的时候,不能仅仅的对着一副画的照片瞪着眼睛看,更应该是去了解作者创作这幅画背后的一些东西,或者是他的内心,看画如看人,每幅认真作出的绘画,背后都有一个画师想要对你呈现的内心。
更何况作为以色彩见长的梵高的作品,大部分我们能看到的他作品的图片颜色都不正确……至少应该去梵高博物馆官方网站看看比较接近原作的图应该才更有感触吧。
在很多人看来,梵高是神秘的,有些人或许和我小时候一样,不能理解他画的是什么;而另一些人或许会好奇,他为什么生前与死后的评价有着如此大的差距;还有一些对他狂热的粉丝更想知道,梵高之死的真正原因。
而电影《至爱梵高》(Loving Vincent)就找到了这个切入点:梵高之死。
追忆梵高之死
整部电影于“梵高死后有一封寄给自己弟弟的信需要送达”为起点,开始了以邮差的儿子去寻找梵高生前留下的痕迹的历程,邮差的儿子找到了梵高生前留下的旅店,找到了他生前见过的人,找到了他生前写下的信,惊讶的发现尽管如此,他还是不了解梵高。因为每个人眼里的梵高都是不一样的,甚至是相互矛盾的。有的人说他疯狂,有的人说他很平静,有的人说他很偏执,有的人说他很可爱……
而最为让人关心的则还是梵高的死因,这么一个在大多数人眼里”看起来都还比较正常“的人,怎么就自杀了呢?
但是直到最后,电影也没有给你准确的答案。通过与梵高接触最多的大夫的话语,你可以明白梵高虽然有可能只是被一些熊孩子欺负过头腹部中了枪伤,而自己出于善良选择了沉默,但是他也并非完全没有自杀的可能性。
梵高本身已经觉得自己很累,时光很漫长,他可能也已经感到了厌倦,想要到另一个世界触摸夜空中的繁星。
整部电影的剧情是非常平淡的,因为我们对梵高知之甚少,而历史上对于他的死因讨论也很多且并无定论,而对于这部电影来说,剧情上的塑造也并非是主要的,更多的还是电影的风格。在看完电影的时候我的内心是无法平静的,从电影中所有人对于梵高的侧面描述,我脑海中生成了一个孤独而又伟大的形象。
但我不得不承认这些不少只是我自己受到电影渲染影响,加之我个人对梵高的良好印象而产生的那种感动效果。客观上来说,这部电影里有很多刻意歌颂与唱赞歌的明显痕迹。
举个例子,梵高去世不到两年,而电影里的所有人都开始称呼他为“伟大的艺术家”,这么看很明显是不合理的。只能理解为制作者和编剧的一厢情愿罢了。
动起来的并不是梵高的画
《至爱梵高》(Loving Vincent)给人的初步印象就是:诸多画师为了向梵高致敬,用了大量心血,让梵高的画动了起来,呈现在大屏幕上。
然而实际上似乎并不能完全这么说就是了。
电影的很多场景和人物都借鉴了梵高本人的原作,画家们用了好几年的时间,将梵高一生的作品再次描绘,整理成一个世界,还原了当初梵高生活过的那些影像,让我们看到了一个内心孤独而富有热情,温柔而略显狂热的艺术天才的影子。大多数网络上对于这部电影赞叹的都是它的画面,抛开我刚看完电影时的那种震撼,我之后又凭借着自己的兴趣看了看梵高的其他作品,之后我再次回望这部电影,我觉得或许这部电影并不能真正的“梵高的画动起来”的意思。
怎么说呢,如果你看过原本梵高的画,再去看这部电影,你看到的更多是一种对梵高画里内容的模仿,包括那熟悉的不能在熟悉的星夜,还有麦田里的飞起的乌鸦,在电影中你都可以看到它们的呈现,只是在细节上还是多了太多的妥协和美化。在人物细节的刻画上这种过度的符合现代观众的美化使得它的画风已经不能完全被称为“梵高”的画风了,更像是一种普通的油画,而在这一点上电影宣传的噱头“让梵高的画动起来”,也大多数只是那几个留下的经典作品的镜头与背景了而已。
整部电影虽然采用油画制作,但部分人物的描绘与演绎采用了”先真人拍摄,然后画师照着真人影像描绘“的方式,所以在分镜和人物细节刻画来说倒没什么太多不好,只是对于油画这种比较特殊的绘画题材来说,本身用动画呈现就会有些“不太协调”的感觉。
这种不太协调在影片一开始会让你感觉非常强烈,油画动起来之后很多细节部分会有严重的拖影,而且不少远景与近景的动画也会导致线条的不断变化,看起来会让人觉得眼晕,要说是“静止背景+动态人物”还好说,可当整个画面完全动起来之后,就会给人一种强烈的眩晕感。油画本身充满立体感的涂抹,加上梵高本人喜欢的那种大胆的色调,呈现在 4:3 比例的电影院里的时候,总会觉得……看起来让人感觉有点不安。
所以这么想想,这部电影更像是一部“采用梵高画风的油画电影”,里面很多内容,尤其是人物面部刻画,早已不是梵高的画风了。
电影本身就是一个艺术作品
平淡如水言之无物的剧情,还有并不是完全忠于梵高真迹的动画,这部电影抛开对于梵高本身影响力的附着和喜爱艺术的群众对于梵高的感情,似乎本身并不能算出色,或许真的对梵高近乎狂热的粉丝来看这部电影,甚至会觉得是在利用梵高的影响力。
然而事情总要分开来看,我在了解梵高的画为什么卖不出去的时候,也了解到了一些有趣的内容。在过去的画家若是想把画卖个好价钱,那是需要投其所好,多画一些符合当时社会主流审美和喜好的东西的。而梵高却在自己的年代里画着印象派的东西,逆其道而行之,自然也就卖不出去了。如果梵高向社会主流妥协,多画点人民群众喜好的东西,那或许早就在当时小有一番成绩,并且衣食无忧,也不用需要弟弟的接济,只是那样的人有很多,他一定不是梵高。
《至爱梵高》的电影名字 Loving Vincent 来自梵高给弟弟写的信留下的名字,意思是“爱你的文森特”,包含了梵高对于自己弟弟的爱,而梵高给弟弟写的书信里也谈及了许多自己对于人生的畅想。
很多人说梵高疯了,但如果你看了他写的信,你会觉得其实他其实是一个非常有自己想法的人,不理解他的反而是我们。
《至爱梵高》这部电影并不是一部商业片,本身排片量就不大,受众群体也不能算多,大多数人也只是听说过梵高的名字,不太理解他的画作和人生,加上容易让人眩晕的动画效果,我觉得电影的制作组完全没有必要冒着这种风险来做一部电影来圈钱。而恰恰相反,这部电影甚至是一部“众筹作品”,因为油画制作动画消耗人力过大,制作组在 2014 年起开始在 Kickstarter 上发起众筹,征集原画师,最终筛选出 100 人参与了电影制作,而耗时多年后电影终于上映,在最后的 Staff 名单里你可以看到 Kickstarter 的显眼 Logo。
为什么要费时费劲去做这么一部不一定卖坐的电影?
或许只有是制作者和那些参与制作的人对于梵高有着发自内心的喜爱与欣赏才能做到吧。
正如当时的梵高那样,他从未怀疑过自己的作品是不好的,也从未因为无人欣赏自己的作品而嫉恨别人,他更多的是自己对于艺术和梦想的渴望,他想要画出自己想要画的画,这是他狂热的所在。
所以这部电影何尝也不是如此,一个想要致敬梵高的导演,找到了来自全球 100 多名有着一样梦想和心情的画师,通过众筹的方式完成了一部有特色的电影,在百余年之后,让人们再次想起了梵高这个历史上的名人,达到了自己纪念的效果,这何尝也不是一种行为艺术呢?
梵高的画时至今日依然是有一些争议的,有人能够欣赏,而有人欣赏不了,艺术并没有对错,它与每个人的审美息息相关,这部电影更像是影片制作者们对于梵高所献上的一封情书,或许只有那些和制作者们一样喜爱梵高的人们,才能通过电影的演绎方式看到了那里面饱含的那份对于梵高的爱与欣赏,才能透过那一系列梵高悲惨的过去,看到现实中孤独的自己的影子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