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不知道什么时候 Steam 上买了一个国产 galgame(姑且这么叫)叫做《候鸟》,我严重怀疑我是想买《青箱》结果看错了买的,但无所谓了,买都买了,也没法退款了,还是看一看吧。

这个游戏从内到外,制作的水平都相对来说比较“认真”,整个作品透露出一股子”一本正经“的味道,这不是贬义,也不是调侃,我是用偏正面的方向来描述的。

游戏的剧情主题就是那种我们在高校学生回顾高考时光时常用的套路:高考虽苦,但青春永驻。故事描述了男主角作为一个平平无奇的高中生,一度失去人生方向,后来邂逅了学霸女主,找到了奋斗的意义,在高中的生活中逐步奋斗,学习成绩也开始提升,并和女主约定考入同一个学校,虽然第一次高考落榜,但后来为了女主和自身的未来,下决心复读并成功的故事。

screenshot.217.jpg

先说说这个游戏的值得一提的点吧:

1,首先是游戏对于高中生活的描述还是比较真实的,可以看出来背景是银川某个学校,里面还有类似“湿地大桥”之类的场景,我不是银川人,不知道我猜的对不对,但是至少能看出来制作组是很考究的,实地取景

2,然后是游戏的立绘和配乐,字体,包括整个系统,都可以看得出来有精细打磨的痕迹,看起来给人的感觉十分舒服,至少可以看得出来制作组是玩 Gal 的,还有的功能都有,不会令人玩起来有“功能缺失”的尴尬感觉

3,游戏还是存在一些不足,比如 UI 的文字显示,为了做出类似”草稿纸“的特色,但是没有做好排版,在显示超过三行字的时候会让上下间距不再平衡,这一点在游戏中后期十分突出,很多时候会显得很“扎眼”,有种逼死强迫症的感觉

4,游戏的故事和剧情都没有什么问题,对白十分亲切自然,也间接导致了游戏的 CV 表现很流畅和自然,没有那种尴尬的棒读什么的。本作的故事氛围更加的本土化,少了许多的“二次元”气息,这也导致游戏的制作组不得不在里面硬生生的加了一些“二次元”的元素,可能是为了提醒玩家这个游戏并没有偏离 Galgame 的本源?

screenshot.224.jpg

当然最后我想单独拎出来说的还是这个游戏的剧情,说实话类似《候鸟》这类故事我看的已经足够多了,在网上,在同学的 QQ 空间里,在当年的人人网里,大多数都是这个论调:“学校生活虽然很苦,但人生无悔”之类的。我很直接的说我对这种故事完全没有共鸣,我个人是无法理解为什么要用如此态度怀念当初的高中时光,曾经我觉得可能是因为我的高中经历过与特殊,但玩了这个游戏之后,我反而有了不同的看法。

screenshot.225.jpg

先说说我的高中经历,中考的时候考得属于一般,最终勉强上了本市的第一梯队的高中,而这个高中也只是第一梯队的最后一名。在高中的时候我的学习比起初中来说更加不认真,甚至一度都到了年级倒数第二的水平,一想到未来的高考,有时候也会像游戏中的男主那样感到迷茫。

男主是怎么个状态呢,他开始怀疑自己,甚至自暴自弃,觉得自己可能就是这个水平了,一辈子可能也就这样了。而后来又通过一些外界刺激(来自女学霸之间的恋爱情愫),激发了自身的斗志,飞快的提升了自己的成绩。

而我是什么状态呢?首先在我当时考试接近倒数第二的时候,我依然没有觉得自己有什么问题,我从来没觉得自己笨或者学不会什么东西,我也很清楚的明白,自己没有好好学,如果好好学的话,这些考试都不在话下。

然后一直到最终高考,我也没有真正认真的“好好拼命学”一次,中间偶尔有认真的奋斗,也的确犹如我预想的那样,成绩突飞猛进,曾经生物拿到过满分,而在上次考试我生物还是不及格,以至于老师反复确认我没有作弊。当然在短暂的“认真”之后,我又开始摆了,成绩就快速跌落。

当时我印象最深刻的一点就是英语老师,她明确表示看不懂我。因为当英语试卷特别简单,别人都是 140 多分的时候,我在考 100 分,而当英语试卷特别难,别人都在 90 分挣扎,甚至很多都失利到 70 分的时候,我还在考 100 分。

曾经英语老师就很好奇问过我:“你英语到底是会还是不会?”

“我会啊!” 我当时这么回答,“阅读我都看懂了啊。”

“那你为什么阅读理解选错那么多?“

”我以为它问的问题是话里有话啊,谁知道那么直来直去啊。“

英语老师露出了一个复杂的表情然后沉默了。

其实回想起来,我从小就有着一种“不低头”的气势在,从未觉得什么东西是“高不可攀,无法触及”的,包括高考也是。

对自己能力有着自信,这应该是我的一大优点,我总是觉得很多事情没有那么难,找到诀窍和门道后就可以轻而易举的学会,实际上自己也进行了一些尝试,的确效果显著。

当然别忘了我还有缺点,就是知道自己有能力,却总是摆烂不去利用。这也造就了我最后高考的失利,而得益于我的优点,我也并不觉得失利是多么大的一件事情。

所以我的高中生活就在各种摆烂和偶尔灵光一闪的分数突进中度过,自己成绩明明大部分时间都不太好,但是各种老师和同学总觉得我可能身上有着“奇门遁甲”,也让自己没那么被人看不起。

screenshot.227.jpg

所以我无法理解游戏中男主那种一开始对于“应试教育”的绝望,因为我压根就没把应试教育当回事。什么“我是凡人,再努力可能也就这样了”,什么“我无论如何奋斗也无法到达学霸的境界”,还有”我只是乡下小镇孩子,怎么可能考到北上广深“之类的,这在我看来完全是莫名其妙的事情,因为我从未有过这种自暴自弃的想法。哪怕现在为人父之后,我对孩子的教育也是正面想法居多,也并不认为在小学、初中、高中、甚至大学进行无休止的内卷有多么绝望,前几天我甚至觉得高考就是个屁,现在是互联网时代,有真本事的人自然会赚到钱。

鉴于自己长久以来的这种观点,我的确无法与《候鸟》这个游戏所描述的场景共鸣,倘若让我去写自己高考之前的生涯的话,我或许会写自己逃课打游戏,和同班同学一起看 A 片,看他暗恋对面班级的某个漂亮的女孩子,一群人调侃哪个老师更傻逼之类的……感觉更像是《草样年华》的那种文风。

《候鸟》所描绘的故事毫无疑问是正面的,积极的,向上的,最终的结局也是好结局,所谓有情人终成眷属,梦想总为拼搏之后的人生而敞开大门。但这个故事对我来说还是过于“正面”了,像是一个老老实实的学霸能写出来的那种人生感悟,或许是我们的年代不同,亦或许是学习氛围不同,我终究还是对这样的故事无法产生什么特别的想法。

但这不是作者的错,虽然无法共情,但《候鸟》依然讲述了一个十分完整的故事,这个游戏的制作,也下了足够多的心思,值得每一个喜欢青春校园文学的玩家进行尝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