上次我说到我买了一个 RK3588 的笔记本,虽然用的是山寨厂的模具,但是整体体验还是超出预期。

不过我也提到了,那个笔记本有几个不足,如果有改进,那就会是大提升:

  • 键盘打字快会双击(大概率模具的问题)
  • 电池容量不够大
  • 做工有点差劲,机身全都是塑料
  • 只有一个 USB A 口
  • 内部空间太空

那么有没有能解决以上痛点的 RK3588 笔记本呢?

你好,有的,兄弟,包有的。

这里就要郑重介绍这款产品:幽兰代码本。

photo_2025-03-04_23-58-13.jpg

所谓“幽兰代码本”其实也是某个 RK3588 的笔记本公模包装而来,被格物科技拿来改名为“幽兰本”,目的是捆绑 Linux 内核开发教程一起销售,让买这个笔记本的人可以顺便学一下 Linux,也了解一下 Linux 内核开发。

其实这个思路是不错的,就是这个幽兰代码本太贵了,官方售价 3000 多,很明显是带有很高的溢价的,这个溢价应该就来自赠送的那些培训课程。

很明显我是不要这些课程的,所以我通过一些手段,搞来了一台幽兰代码本,打算把它当作一台“做工更好的 Cool Pi CM5 Laptop”,但说实话后来我发现自己还是想多了。

先说说机器优点:就是我前面说的那些,这台机器用了全金属机身,档次比起上次那个塑料不知道高了多少。甚至屏幕还是三面窄边框,一下子就显得很优雅和牛逼。

photo_2025-03-04_23-58-21.jpg

机器的屏幕虽然是 IPS,但是还是低色域屏,不过颜色偏暖,看起来没那么刺眼,顺便一提,这个屏幕的模具在淘宝是能买到同款机器的,你也可以找商家定制要高色域屏幕,也就是说屏幕可能不是什么问题。虽然你可以破开 B 面换屏幕,但我不建议,因为用的胶水粘贴,屏幕尺寸也卡得很死,MOD 难度很大。

机器内置了一个 500GB 的 NVME SSD,键盘也有背光,独立金属背板被动散热,甚至电池容量高达 50Wh,可以说是那个 Cool Pi CM5 Laptop 的上位替代了。

幽兰代码本的一大优势就是有一个十分完善的 Wiki,你可以在上面看到许多关于 RK3588 的 Linux 调整与优化的方法,还有安装各种软件的套路,拿来给 Cool Pi CM5 Laptop 抄一下用很多也是没有问题的。

幽兰代码本的系统版本一直在更新,什么双剑啊,太古啊……其实就是老内核与新内核,Ubuntu 发行版本之间的区别,这个本子还率先支持了 UEFI 的启动,结合那个完整详尽的手册,其实服务提供的已经还算不错了。

按理说这个幽兰代码本作为一个各方面都很完善的 RK3588 的笔记本,应该是一台很完美的 RK3588 的机器了才对,但它有一个十分致命的缺点,而且我也不知道是否是软件问题还是硬件问题……

这玩意的触摸板不支持多点触摸。

photo_2025-03-04_23-58-17.jpg

也就是说这个触摸板是被识别为一个三键鼠标的,你不仅不能用手势,你甚至不能双指滚动页面,而好死不死这个笔记本默认的系统就是 Ubuntu 的 Gnome 环境,没了手势,直接废掉了 80% 的触摸板操作,也让这个笔记本用起来举步维艰,而官方的建议是外接鼠标,就很抽象。

于是乎这台笔记本纵然有太多优点,仅仅是这个抽象的触摸板,我就直接把它 Pass 了,用回了 Cool Pi CM5 Laptop。

触摸板的问题我不确定是不是硬件导致的,我拆开看了一下触摸板似乎没什么特别的,也有可能是内核里的设备树文件写的有问题,考虑到幽兰官方推出这么久的硬件都没修复这个问题,可能真的是无法解决的吧,毕竟这个模具,这个深圳的 Arm 笔记本的模具,一开始就是拿来跑 Android 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