前一阵搞搬家,折腾了一下新住处的网络,包括弄了一个新的路由器,也弄了一个新的 NAS,所以决定记录一下,也算是写一下折腾新设备的感想与踩过的坑。文章分为上中下三部分,一部分是关于 NAS,一部分是关于路由器,一部分是关于把两个地方的网络共享串联起来。
解决囧脸输入法(fcitx)莫名其妙的崩溃问题
就在前几天吧,我的 fcitx 输入法开始了莫名其妙的崩溃,大概表现就是启动后没打几个字,输入法就崩了。
研究了一下日志,发现了问题所在,是和 fcitx-cloudpinyin 模块有关,说白了,就是“云拼音”的模块。
快速体验 Linux QQ 新版
惊闻昨天 LinuxQQ 诈尸更新了!
我记得最早的时候我用过 LumaQQ,那时候 MacOSX 还没有官方 QQ,第三方 QQ 甚至还不如 Linux 下的 LumaQQ 好用。
啊,老黄历了,不提它了,我们还是来看看新版 LinuxQQ 屌不屌好了。
解决 Linux 与 Windows 双系统时间不同的问题
最近为了玩魔兽世界怀旧服,找了个 SSD 的移动硬盘,然后装了 Windows to Go,在上面安装各种软件,玩游戏用。
然后我就发现问题了:
在 Linux 下和在 Windows 下时间显示总是不同
其实原因也很简单,两个系统处理时间的方式不一样,Linux 是把 Bios 时间设定为 GMT 0 标准时间,然后根据市区再计算,而 Windows 则是直接把 Bios 时间修改为本地时间。
修复 OMV 莫名其妙的无法挂载 Raid 的问题
单位的 OMV NAS 突然出现问题了,告诉我 OMV 无法挂载 /dev/md0。
这导致我 NAS 上的 Plex 与 Syncthing 都不能用了,提示信息也很诡异:
mount: /dev/md0: more filesystems detected. This should not happen, use -t to explicitly specify the filesystem type or use wipefs(8) to clean up the device.
多文件系统是什么鬼啊!难道我单位的那个垃圾 NAS 的 Raid 又要挂了吗?
为 NVME 启用 BFQ
根据 phoronix 的说法,BFQ 在性能上的表现是基本超出预期的。而根据 CNX Software 的说法,最新内核中 BFQ 的性能再度得到了提升,同时还解决了很多问题。
于是我们尝试启用一下这个玩意好了。
LinkSys WRT1900AC 刷 OpenWRT 与简单改造
用这个 LinkSys WRT1900AC 有好久了,不知道多少年了,其实路由器本身功能没有任何问题,稳定性也比较无敌,就是功能太少。
其实这个路由器官方就宣布是有 OpenWRT 支持的,只是 OpenWRT 的官方 WiKi 一直有写,这玩意的开源固件,5G 讯号不行,我也就没有折腾。
不过时过境迁,现在 OpenWRT 都变成 LEDE 了,我还没有在 WRT1900AC 上刷 OpenWRT,最近考虑到魔法上网的需求,而且经过了解,发现 WRT1900AC 的固件也成熟了不少,所以就决定尝试一下了。
解决 Ubuntu 下 LAN 口“设备未托管”的问题
最近发现自己笔记本(ThinkPad X1 Carbon 2017)接入官方的 LAN Adaptor 之后,系统并不会显示出新的 LAN 口连接,反倒是提示“设备未托管”。
最后找了半天,解决了这个问题。
不止是为了好玩
我个人是非常不喜欢看什么“名人传记”的,因为我觉得那些书大部分没什么价值。如果是自传的话,内容很难说是真正的事实,大部分充满了不少自吹自擂,如果是别人写的话,内容也并不会有更多的惊喜,无非是流水帐,而且刻意的去放大这个人“经过努力后终于成功”之类的心灵鸡汤,然而实际上肯定要比这个艰辛的多,甚至更多的因素是一种“偶然”。成功是需要运气的,运气好的人,哪怕是半瓶水也可以大红大紫,运气不好的人,竭尽全力却没有半点名望。
人生是不讲道理的,命运也是不讲道理的,了解别人的命运其实并不能改变你自己什么,因为每个人的人生都是独一无二的,更何况这样了解来的“命运”还是添油加醋之后的呢?
所以我不看“名人传记”,除了我实在是好奇和无聊……或者特价乱买……
这本《Just For Fun》,是 Linus Torvalds 的个人自传,关于 Linus 我觉得也不需要太多介绍,Linux 系统的创造者,开源界的一哥,很多开源厨的偶像……而且喜欢在邮件列表里骂人。
我不记得我什么时候买的这本书,我只记得可能是几年前京东半价凑单买的,所以我还是翻开了这本传记,一个原因是因为我无聊,另一个原因则是因为我本身是一个 Linux 粉丝。