经常读我博客的人应该都知道,我是一个 ThinkPad 的用户,而且有那么点“死忠”的意思在里面。

实际上这是一个很尴尬的事情,因为我并不是什么“ThinkPad 粉丝”,我用 ThinkPad 的主要原因其实很简单:我没得选了,只有 ThinkPad 满足我的需求。

我需要的笔记本是这样的:

  • 有良好的键盘手感
  • 有很好的扩展性
  • 有良好的可维修性和扩展性
  • 价格不要太夸张
  • 比较轻薄

结果你看,符合这些的,也就剩下 ThinkPad 产品了,虽然 ThinkPad 这些年在做工上和用料上依然都不咋样,但是“可维修性”一直都是领先的。虽然我一直期待 ThinkPad 能在新产品上更近一层楼,但是它们的“创新步伐”一直都很奇怪,总是跟不上时代,这也是我困惑的地方。

photo_2019-12-11_20-55-48.jpg

于是机缘巧合之下,我读了这本《ThinkPad 之道:无可替代的思考》,虽然这本书感觉更像一個广告书,不过还是说了很多关于 ThinkPad 幕后的故事,我也明白了,为什么 ThinkPad 会是今天这个样子。

书中的主角也就是 ThinkPad 大和实验室的内藤在正先生。这本书描述了他从 IBM 时期到后来的联想时期,参与 ThinkPad 开发的一系列过程,还有他的一些思考。

关于本书的详细内容我觉得也没必要说,但是有一些关键的内容,可以总结一下:

  • ThinkPad 最初就是 IBM 为了抢夺美国高校 PC 订单创造出来的,因为美国的高校需要让学生们做各种项目,这些项目必须要 PC 才能实现
  • ThinkPad 设计方面很多经典元素其实都不是大和实验室做的,“小红点”和“蝴蝶机”是美国人设计的,绞链是香港人设计的
  • “小红点”的设计是因为过去笔记本太巨大,在火车和飞机上没地方放鼠标,所以设计出来的,比现在的触摸板出现的要早,只是因为用户惯性,保留到了现在
  • 日本大和实验室做的事情,首先就是如何降低 ThinkPad 在美国大学里居高不下的返修率,因为 ThinkPad 在大学里是学校配给学生的,学生们使用起来非常不爱惜,随便扔随便压,让 IBM 亏损严重,所以大和实验室就来解决这个问题,让 ThinkPad 变得异常稳固
  • 在解决 ThinkPad 稳固问题的时候,一个最好的降低成本方案就是“可维护性”,让笔记本非常容易更换配件维修,这个特点保留到了现在
  • ThinkPad 在大和实验室的帮助下让笔记本“在各种恶劣环境下都可以运行”,所以 ThinkPad 上了太空,也去了很多登山队还有科考基地
  • 很多古老的 ThinkPad “耐操”设计都随着新技术的出现被淘汰,新的材料代替了防滚架,SSD 的出现代替了原本的硬盘保护措施
  • Yoga 设计是中国实验室搞出来的,内藤先生觉得很 Coool 就引入了,不过依然没有取消日本实验室主导的传统的 Carbon 系列

总体来说,现有的日本大和实验室,对 ThinkPad 做出来的事情一直都是“改进”,改进原本存在的问题,增加可靠性。ThinkPad 似乎从来没有被大和实验室“设计”过,一直都是在“解决原有问题”的基础上慢慢进化,所以很多地方在现在的笔记本市场上看来就觉得很落后,跟进很慢。只有“新技术可以解决老问题”的时候,才会采用新技术,否则是能不动就不动。

而 Yoga 系列和 Ideapad 系列则是中国市场设计主导的,在“噱头”上就更足一点,也可以和 MacBook 叫板,只是丧失了 ThinkPad 有的那些“可维护性”了。

读完这本书,虽然感觉有点失望,因为我觉得 ThinkPad X1 Carbon 2020 可能依然没什么大惊喜,但或许这样的稳健,也是让 ThinkPad 笔记本能够“耐操用很久”的最重要的原因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