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燕食记》简要读书笔记

《燕食记》是著名青年作家葛亮在2021年到2022年期间撰写的一本小说,主题是粤港美食、风物历史。时间跨度大约在1920年代到1990年代。

小说分为上下两阕。其中上阕描写的主人公是荣贻生。主要舞台是广州。讲述了他的出生来历,儿童期间随养母居住在太史第。少年时迁居湛江,随点心大师叶凤池学手艺。学成之后重返广州,在得月楼担任点心师傅,以一道双蓉月饼名闻羊城。后参军抗日。

下阕的主人公是陈五举。舞台为香港。荣贻生在四十年代末移居香港。在香港知名茶楼同钦楼担任大桉师傅。后收跑堂小伙计陈五举为徒。陈五举学成之后,与上海本帮菜女厨戴凤行结缘。陈五举不再继承荣贻生的粤港点心手艺,入赘戴家,学习上海本帮菜手艺。学至大成。然而戴凤行因破伤风而亡。陈五举后独立主持本帮菜馆十八行。历经风雨波折,传艺弟妹露露。后至二十世纪九十年代,陈五举终与荣贻生在一场电视厨艺大赛中和解。

《燕食记》的故事中作者写得最多最细的是粤港点心,其次是上海本帮菜。略写的有以太史第菜为代表的广东大菜,如三蛇羹之类。以及荣贻生的养母所擅长的师姑厅菜,以及露露从南洋带来的肉骨茶等南洋菜。总之各路美食在香港融汇,成为香港文化的重要一环。而正如香港的美食所表现的,“海纳百川之后的独树一帜”,也成为了香港文化最为鲜明的特点。除了美食之外,本书还介绍了粤港文化中一些极为重要的遗产。比如广瓷(克拉克瓷)、粤剧、粤式木偶戏,岭南建筑等。

看完之后,我觉得作者所要表达的意趣,在后记里已经写得很清楚。但我对故事的印象不是太深。主要是我觉得故事比较老套。上阕的家国情仇,有《南海十三郎》这样的杰作在前。下阕的香港市井,有沧海煮成酒的小说写得更为生动。即使是师姑厅这样的带有猎奇色彩的逸闻,都有《风流尼姑怨》这样的小说——香艳多啦。就比如这本书写到爱情就是英武书生、多情贞女;要不就是青梅竹马、新欢旧爱,实在不行就是兄弟妻、不可欺。唉,就觉得和金庸小说的女性形象差不多,并没高明到哪去。

读完之后,唯一的印象是觉得广东人、香港人办事细致认真,所以经济文化水平这么高。而正因为经济水平高,市场竞争充分,食客对美食的挑剔和同行之间激烈的竞争,像一只无形的大手,要求香港的厨师苦学苦练,砥砺技艺,才能在市场中生存。这是一个互相促进,彼此成就的关系。

比如说戴凤行的父亲戴明义本是上海工部局的一名消防队员。后来成为了一名海员。因缘际会在香港开设了一家红烧肉面馆。接着受人赏识提携,开了一家名为十八行的本帮菜馆。接着在竞争和老饕提点下,戴凤行、陈五举等厨师不断琢磨研究,把本帮菜越做越好。

而在美食这层表皮下,我认为本书中作者最想表达的主题:师徒之间的传承。这也得分为两个层面说,主要是师徒之间的义理与情分。

从义理层面上说,首要在严格。师傅选择传艺的徒弟就非常严格。徒弟要有极强的观察力、韧性和悟性。

先说观察力,师傅教徒弟,并不会耳提面命、口传心授,能让徒弟在师傅制作的过程中细细看一遍,已经是极为客气的了。而徒弟就得从旁观中分辨出虾饺是摺了十二条褶还是十四条褶这么细致的问题。

绝大多数情况下,师傅更是会藏艺,有关键的步骤不教,因此徒弟更需要悟性。能够从偷窥的一鳞半爪结合自己的思考,调制出胜过师傅的美味。

此外就是韧性。比如本书讲起如何从莲子中打莲蓉、熬莲蓉、关键就在“火候”和“时候”。又比如本书中讲制作上海本帮菜的红烧肉,也是要求原料好、功夫到。

因为条件苛刻,所以好的徒弟实在难寻。比如说在陈五举不再继承荣贻生的手艺之后,荣贻生赌气找了好几个徒弟,终究都没有传得下他熬莲蓉的手艺。又比如本书中陈五举原本准备将上海本帮菜的手艺重新传给戴凤行的幼弟戴得。可惜戴得的少爷性格实在是只能收敛,无法改变。始终难以学会。

义理到了,手艺才能传下去了。能学会的徒弟,也往往凭借这一技之长,成家立业、乃至名动香江。这样徒弟也就从心里孝敬师傅,师傅也就爱护徒弟。比如荣贻生和陈五举,看似恩断义绝。其实徒弟大婚,师傅送昂贵的金饰;每逢年节,徒弟也会偕妻前来看望。师傅不见,也会驻足良久。

手艺传下去了,还需要改良。比如说上海本帮菜到了香港,就需要用香港的食材来满足香港的口味。比如说陈五举进入十八行之后,运用香港常见的“黄鱼”“叉烧”制作出“黄鱼烧卖”“叉烧蟹壳黄”这样根植于本帮菜,但是适合本地人口味的新点心。

这一辈又一辈的传承和改良,正是依靠这一对又一对的师徒。而这种千丝万缕的师徒不断,那这美食就难绝。因此再丰富多彩的食物,说到底得靠优秀的人来传承。再繁荣的经济,也需要人来创造。人往哪里去、向哪里聚,哪里就会欣欣向荣;人离开哪里,纵有千番道理,终究是衰落的征象。

我就觉得能成为这样一个兼具观察力、悟性和韧性的人是真正幸福的。他无论遭遇如何不堪的局面,漂泊何处、都一定能稳稳地走出自己的一条路来。我希望自己能够成为这样的人。

发表在 Uncategorized | 留下评论

《洋盘》简要读书笔记


《洋盘》是美国驻华自由撰稿人沈恺伟先生的一本随笔集。这本书有二十多篇文章。大体可以分为如下几类。一是作者个人在华的生活经历。二是他的母系祖先,洛瑞家族在北京创办发展卫理公会工会的历程;三是他在中国大陆地区的游历与采访;四是欧美在沪久居人士所遇到的问题。

一是作者个人在华经历。2004年,作者24岁到上海香格里拉酒店当西餐厨师。干了一年因为厨房工作太累,再加上行政总厨的火爆脾气,就离职了。接着在一本面向驻沪侨民的杂志做撰稿人,此外还到外埠当DJ赚点外快。纸媒式微后,他转到同样服务在沪外侨的Smart Shanghai网站做撰稿人。与另外一名美国人结婚,可惜离婚了。搬了几次家、遇到了极为可怕的邻居、幸好搬离了。得了抑郁症、无法工作,但幸好控制住了。年岁渐老、生计日窘。

二是他的曾高祖父洛瑞在华传教的经历。洛瑞在美国完成传教士学业后,从福州入华,扎根北京,胼手胝足创立教会、医院。庚子国变之后,转办教育。总之是从无到有创办一番事业。后来家族开枝散叶,继续在北京传教、行医、办教育。北洋时代结束,翩然离开中国,在华长达70年。就这么一对比,尤显祖先伟大、后辈不肖。

三是他当撰稿人在中国各地采访的经历。我觉得这些文章挺能说明作者的一些性格特点的。比如作者非常机灵,经常能灵光一现。他详细测量上海五十八家小吃店所制作的小笼包,评选出上海小笼包十八佳。这篇专栏文章受到广泛传播,也引来诸如上海餐饮协会与他合作的兴趣。又比如作者的动手能力很强,也善于与人沟通交流。作者独立对一个小屋进行了修缮,采访了牛油果店主、啤酒店主和制锅匠。但是作者吃不得苦、耐不得烦。比如他在兰州牛肉面培训学校学习了两周。觉得拉面太枯燥,就半途而废了。结果终究没有学成。

四是驻沪欧美人的日常生活。本书用“泡泡圈”来形容驻沪欧美人工作、衣食住行、就医往往都在一个欧美人的圈子里。当驻沪欧美人士越来越少的时候,这样的生活就越来越难过了。有经济上的原因,生活成本越来越高、薪酬优厚的工作越来越少。有政策便利上的原因,现在中国大陆对外侨的管理规范严格,签证一年一签,也越来越难办。有生活便利方面的问题,无论在生老病死各个环节,普通驻沪欧美人都难以获得他们认为合适的服务。有关系网和朋友圈的原因,随着好友纷纷离去,再加上一位曾作过同事的厨师西蒙过劳死的影响,颇有兔死狐悲、物伤其类的感觉。

总之作者从2004年到2022年待在上海,也正好从24岁晃荡到了42岁。虽然在上海也有夜骑那样异常美好的经历,但总觉得好日子似乎到头了。而且回溯家族史,洛瑞家族熬过了1900年的北京五十五日后,开始准备撤出中国。沈恺伟熬过了2022年的上海一百天,走还是留?特别是寻根溯源,在一个工作日的午后坐在他外高祖父所创办的教堂,看到一个陌生女人正在默默哭泣,这种人到中年、彷徨无助的感觉尤甚。

这让我想起牛津通识读本的中国一册。作者写道2010年坐在跨洋飞机上,听着周围的中国年轻人热烈讨论的话题,和他查阅资料,看到1910年当时中国年轻人讨论的话题,基本是一致的。中国就仿佛一盘沉重而缓慢旋转的磨盘。能磨走坚如磐石的传教士,磨走一个不通门道的自由撰稿人,不在话下。

不过谷子磨碎了,终能成为种子。即使种子磨碎了,也能化为浆水,留下深深浅浅的痕。我想起钟爱华医生离开中国大陆后,在一次公开演讲中说到:“(英语)I want to tell my friends in China,(江淮官话、中气十足)我不是什么洋鬼子,我是顶爱你们的一个基督徒。”毕竟他所创建的淮安市第二人民医院还在那里,这点功绩难以抹杀。

虽然由于种种原因,中国大陆和西方逐渐疏远,但我想对美食和美好生活的向往、对于另一种生活方式的好奇、对于实现个人价值的渴望,总能超越无端的恐惧和莫名的仇恨,把普通的人民重新联结在一起。毕竟磨盘总会再转回来的。

发表在 Uncategorized | 留下评论

《重生之出人头地》第1节到第232节

这是2023年2月到3月期间我在喜马拉雅上听的有声书,听到了第232节。但是之后没有听下去。

一、内容简介

这本书是非常典型的重生式男主爽文。故事背景设立在1950年代的香港。主角是一位白手起家的18岁年青男子,名字叫宋天耀。起先宋天耀应聘为潮州商会会长褚耀宗的二公子,利康药品商行的老板褚孝信的秘书。接着他在各方势力之间纵横捭阖、借力打力、挑拨离间、借刀杀人,办了三件重要的事情。

一是从章家所掌握的欧洲海岸公司手中夺得了若干家西方主要医药公司的香港及东南亚的代理权。使利康公司真正成为在香港一要行业中掌握垄断地位的商人。

与此同时,他促进了香港乐施会的成立。为褚孝信赢得了太平绅士的称号。

二是创办了一家假发公司,使用了一连串的手段,夺得了香港假发行业的英美代销权。

三是收购希慎置业。通过炒作股票,栽赃陷害希慎置业原本的大股东利家贩运马来西亚橡胶种子,成功掌握了希慎置业的控股权。

除了办理这三件大事之外,还熟练运用其才能,办理了一系列小事。包括为了给他祖父宋成蹊先生脱罪。是由是他祖父为其老友报仇,杀光了一家挂着救济院牌子,实际上抽取穷困无靠的老幼鲜血的杀人工厂的英国老板和职工。

并以此为跳板,为他的庇护人所创办的乐施会夺得了香港中心血站的业务。

此外,还结交了何英东、贺鸿燊、陈裕彤等一批日后要成长为亚洲教父级别的后起之秀。和澳门的贺贤、罗保等人物也建立了很好的关系。真是顺风顺水、白手起家做出了一番大事业。

这虽然是一部网络小说,但是它有着史诗般的气质。如果刨除掉宋天耀这一人物形象的虚构性,那其实这个形象凝结了二战后在港澳崛起的一批“亚洲教父”。因为本书中宋天耀这个虚构人物的发家史也可以从《亚洲教父》这本书中所披露的实情得到印证。不仅如此,正如本书卷首语所说,本书描绘了波澜壮阔、风起云涌的五十年代的香港。借由宋天耀这个人物,我们有幸看到了香港上自港英当局、下到贩夫走卒形形色色人物的生活。

二、书中人物简介

一是港英当局和英国商人。本书描绘了香港重光后,重回香港执政的港督葛量洪 Sir Alexander William George Herder Grantham为首的港府上层统治集团,重点介绍了工商业处长石智益、代表港督利益的葛慕莲、警务处处长等人。尤其是石智益(Patrick Manson查无此人、应该是虚构的)这个角色,老谋深算、城府极深,始终处于幕后牵线人的地位,不动声色地把事情办成,为自己、为上司攫取利益。当然更为重要的是英国商人。本书介绍了怡和和汇丰两大势力在香港的角力争斗,也介绍了面临中国大陆地区的政治大转向的应对策略。尤其重点描绘了沈弼 Michael Graham Ruddock Sandberg(现实人物)如何审时度势,取代了 以Sir Arthur Morse(现实人物)为代表的老一代汇丰人,为汇丰开辟新事业。通过对上面两位先生的描写,让我们知道英国是如何在1945年到1957年期间,维持住在香港的统治的。

第二个层次是高等华人。这里主要指的是各类商会的领袖人物。包括潮汕商会、香港五邑工商总会(这两个组织都是真实存在的)的商会会长。以及在小说的商业竞争中被击败的从事西药业的章家(人物原型为张祝珊的四个儿子),从事房地产业、汽水灌装业的林家(人物原型为利希慎的七个儿子)。此外还有马来卢家(陆佑家族)、永安顾家(即永安郭家)、东亚银行简东浦等等。因为作者参考了大量史料,所以对这些人物的发迹史都有相当精彩的描写。比如号称林欺神的利希慎、收紧腰带创办东亚银行的简东浦,九死一生的一代巨头陆佑……说句实话,这些真实存在的人物的眼光、心胸、手腕比起虚构的宋天耀可能更加厉害。

第三个层次是小工厂主和工商业者。这个层次主要的人物包括在药品代理权争夺中出场的西药商行和积极投资假发业的众多商人。这批商人小有资本,但在港英的特许经营制度和华人的商会制度下往往不得施展。虽然在本书中他们经常被宋天耀所折辱、所侵吞。但其实他们有许多优点,比如市场嗅觉敏锐、勤奋肯干。例如唐家看到宋天耀投资假发行业,立即下重金杀入假发业,一位少爷日夜盯在厂房上,跟踪厂房改造项目。而这个层次的商人将在即将开始的香港经济繁荣中获得最大的利益。

第四个层次是香港警察。这个层次无疑是整本书中叙述最完备、形象最鲜明的群体。本书通过种种情节设计,比如香港警察如何查案办案,打扫赌档,与社团之间的倾轧勾结,将1950年代香港警察团体权力结构,利益分配、内部矛盾写得清清楚楚。尤其是它和其他所有群体都有关系,所以它的出场也最多。这个警察群体中的每一代人,比如战前一代的姚木、现在正当权的刘福、 即将上位的四大探长:吕乐的谋划长远、心机深沉,颜雄的心狠手辣、飞扬跋扈,蓝刚的玩世不恭、心思细腻,都表现得栩栩如生。这个团体即将挣脱地域歧视与不合,形成一个权势熏天、利益极大的团体。

第五个群体是社团。这一块的内容比较复杂。首先要讲社团的经济来源和基本模式。在二十世纪五十年代,各大社团依靠垄断码头搬运。成为各地方商会的爪牙羽翼。小社团则依靠垄断某一片区内的黄赌毒生意。此外还有像和安乐这样的组织,其主要势力来源于汽水工厂。其二讲社团的组织架构。各社团虽略有不同。但基本可以分为龙头高层、各堂口的中层干部和普通的打手和帮会成员。其三是社团的外部压力。其中包括李裁法为代表为上海青帮残余分子和以葛肇煌为代表的14K这两个外来社团要在香港扎根。此外还有各社团之间的争斗,新的财路的开辟等。总之江湖不是打打杀杀,而是生意。

第六个群体是专业技术人员。其中包括受过在香港出生,受过英式高等教育、目前做秘书,将来准备当职业经理人的江永恩、从上海逃难到香港的罗转坤这样优秀的股票操盘手。这个群体在20世纪50年代还比较小,但是随着香港经济腾飞,这批人在社会上的地位和势力会越来越高。比如作者在本书中写到江永恩所属的秘书公会时,就指出1980年代香港一位极为有名的大企业家邓莲如女男爵也短暂加入过该公会。

第七个群体是普通工人。

其上层是扮演工人领袖角色的制造业总工会主席,建造业工会的委员等人物。他们一方面成功利用了港英政府治下的集会、结社、罢工等权利,为贫苦无依的工人争得一点权利。另一方面,又始终保持着斗争的尺度,用一些“明里一套、暗里一套”的手段为自己攫取诸如双薪、安排亲戚进厂、得到一些资方紧贴的实际好处。正如本书中对一位工会主席的描写,“手上确实有老茧,不过已经是很多年前的老茧”了。

其下层是普通工人。他们因受内地战乱的影响,逃难到香港,举目无亲、入厂做工、聊以维生。其中青壮年男性一般去码头做搬运工。女性也必须工作,就进入玩具厂、假发厂等地方工作。

第八个群体是社会边缘人。其中既包括像这样行骗失败的老骗子。也包括寄居九龙城寨、在宋成蹊所庇佑下的老弱病残。本书中最让我佩服的情节是,宋成蹊接受了一人济穷、坐吃山空,派员进入假救济院却致人丧命的教训。他组织起老幼、借了本钱,办起了酒楼。

而这本书就以宋天耀为主角。把各个层次的数十个人物串联了起来,绘制了一幅香港五十年代初期的众生相。

三、小说中所展现的矛盾

(一)冷战带来的矛盾

本书最明显最大的矛盾就是冷战。香港处于冷战最前沿。由于朝鲜战争的爆发,以及“联合国”对中华人民共和国实施的禁运。香港意外成为了严密封锁上一个极为难得的透气孔。而“禁运”作为本书商战的最大背景,既是雷英东致富的途径,同样也是本书主人公宋天耀所实施的西药转口贸易、假发制作、希慎置业的股票争夺,最大的胜负手就在于对于禁运政策的充分利用。

而这一争夺中,又体现了美英立场的一致性和微妙的差别。一致性在于,美英在遏制社会主义阵营的发展上利益是一致的,香港作为冷战最前沿,既是英国的殖民地,也是美国重要的桥头堡。差别性在于,美国的目标在于削弱英国殖民地,将英国的势力逐步驱逐出东南亚地区。而英国特别是港英当局为了能够保住香港,也必须要对美国方面所提的相关要求阳奉阴违。

在中美两国的夹缝中,英国对香港的统治是相当富有挑战性的。从经济上来讲,香港作为转口港的地位已经丧失,大英帝国在印度、马来亚的统治相继结束,香港的初级加工业也面临着日本极其剧烈的竞争。从政治上来讲,葛量洪正确地认识到杨慕琦计划行不通,香港问题不是殖民地问题,而是外交问题,归根结底是中英关系问题。因此即使北京没收了以汇丰、怡和为代表的英资资产,英国始终以代表处的形式保持与北京的直接联系,葛量洪也以私人身份晋京拜见首辅。也在与北京的接触中,逐步找到了两者关系的平衡点,为香港平稳发展提过了最重要的前提。用书中雷英东的话说,“船行够了,要买楼上岸了”。而宋天耀反问,“是不是北方有人给你吃了定心丸了”。

英国政府这种在双方高压下依然维持对香港统治的艺术和技术,充分展现了不愧于“老牌资本主义国家”的圆滑与高超。

(二)港英当局与高等华人

从殖民地高等华人来讲,有两方面的考虑。一方面港英当局在香港设置了天花板,在政治上,在港华人难以成为议员甚至是高等级公务员。当然以港督为首的统治集团,也通过各种渠道与在港的富商大贾通声气,但毕竟在港华人缺乏实质性的参政权。像卢文锦这样的人物极少,乃至Justice of Peace这样的协助治安官都已经是很高的职位了。在经济上,如这本小说描述得那样,很多利润丰厚的生意在英国人俱乐部里就决定了,再加上许多行业实施特许经营制,在港华人难以置喙。在司法上,虽然港英当局仅在商法和一部分刑事上实施英国法制,在民法上尊重华人习惯法、乃至还实施“大清律例”。但是这种缝合制的法律毕竟也总有冲突。比如本书中港英当局中一部分人士、部分进步人士和华人巨商大贾之间就“妹仔”制度进行斗争就是一个例子。

由于种种原因,高等华人的区别心重,对于“自己是个中国人”的意识就格外强烈。比如结社、创办华人自己的慈善乃至是社会福利机构、坚持给自己的子侄开展中文教育等。

但是另一方面,港英当局与高等华人之间利益又是一致的。由于港英当局长期统治形成的商业法治环境,为经商提供了远超中国大陆的良好环境。而两岸掌权者对于私有财产和人权的漠视,更让其感到恐惧。因此,虽然是在港英当局治下当“二等公民”,但高等华人也难以舍弃。因此双方既有对立,又有很深的合作。

(三)本地人与上海人之间的矛盾

自大陆解放后,上海极少数的不法商人逃亡香港,希冀继续在这里挥舞金钱魔杖,呼风唤雨、大发横财。比如1949年其掀起的炒金风潮,就是在港英当局和广东华商的默契配合下,被击败的。大体方法是港英当局大放消息,摆出要从南美调黄金;广东华商明吸暗抛,从而让上海不法商人大败亏输。

在本书中,展示这一个过程最鲜明的是李裁法的丽池夜总会昙花一现地由盛转衰。而本书250节左右广东与上海两大船帮的斗争更是这一矛盾更为直接的体现。但是随着时间流逝,这一批上海人逐步归化为香港人,为香港带来了资本、技术特别是管理经验。

(四)老一代和新一代的矛盾

二战在20世纪历史中起到了分水岭的作用。二战后的一代人可能是成长期间经历过香港被日寇占领的惨痛经历、接受了比较系统的现代教育等原因,而且往往去美国读过工商管理等专业,学成之后回到香港,自然更加重视个人利益和奋斗,而不再甘心成为本家族内掌权者的棋子。虽然本书中两位失败者章家的四公子、林家的五公子都是这样的打算,不论是编制香港股票指数、还是利用内部消息对敲,确实也展现了不俗的手腕。虽然最后在利益的搏斗中成为了牺牲品和失败者。但毕竟也曾努力奋斗过。

除了家族内部的异己,也有家族外部的觊觎者。最大的代表自然是本书中提及的宋天耀、雷英东、贺鸿燊、郑裕彤等人。这批人崛起于战后,牢牢把握住了位于冷战最前沿的香港机会,“富贵险中求”,从向大陆走私药品等紧缺物资过程中攫取到自己的第一桶金。虽然到了20世纪90年代,他们已经成为了“亚洲教父”这样的“恶龙”,但他们也曾经是敢于开创自己一番事业的“勇士”。

(五)两岸之间的矛盾

本书到232节之后,又有两条线引入,一条是泰国来的失意军阀,想要开展麻醉品贸易;另一条就是把两航起义挪后了几年。两航起义自然标志着国共两党的斗争,又要在香港继续开展下去了,而且将以双十暴动公开化、激烈化。但是很显然,作者已经写到1953年年初了,再继续写下去,就要牵涉到越来越复杂的历史问题。所以本书就在这里煞了尾了。

因为我是趴着听完的,没有看过原文。而且要读这本书,要先读很多书。我也没有这样的精力。所以也只能随便写写了。

发表在 Uncategorized | 留下评论

《万湖会议》观后感

一、会议主题要鲜明、目标要明确

(一)主题

在全欧洲范围内实现最终解决方案

(二)目标

1.确保帝国保卫总局获得无可置疑的领导权和实施权

2.确保各相关部门及地方支持配合行动

二、会议人选要合适、分工要合理

(一)要确认好主席团核心人员

主持人:领导小组成员、办公室主任 莱茵哈特·海德里希

左右副手:办公室成员 盖世太保头子 警务专家 海因里希·缪勒(负责唱红脸)

 办公室成员 党卫军人种与安置办公室主任 奥托·霍夫曼

具体经办人员:Adolf Eichmann

(二)要准备好炮筒

开扩大会议,有些话不方便说,就要让职位低、不在权力场内的一线人员来说。就是老人家所说的用地方促中央。

这回是波兰地区指挥官 Karl Schongarth

拉脱维亚地区指挥官 Rudolf Lange

三、会议文件准备

办会必办文,办文为办事。

(一)领导批示:戈林元帅给主持人的指示信。

(二)全欧洲范围内犹太人数统计表(1100万)

“数字不准不要紧,只要参会的人看不出不准就行”

(三)前一阶段波罗的海清理试验报告,贴心画成图。

(四)全欧洲政治、军事形势地图及犹太人分布图(PPT)

四、会场的选择、布局与座次

(一)会场选择:帝国保卫总局内部招待所

远离部委集中区、免除杂务、便于思考决策;内部招待所好走账,不存在三公费用超标超规格问题。

(二)布局:

呈U型(这是常委会的格局,摆明是要决策的,不是座谈会什么的)

党卫军主持、中央部委一列、地方一线另外一列。

(三)座次

1.本来内政部次长 Wilhelm Stuckart是部级干部。应该是中央部委最上手,本来Eichmann也是这么布置的。但是缪勒进来检查,直接把Stuckart放在第三位,把Gerhard Klofen放在首位。Klopfen是代表党务部来的。党先政后,压Stuckart一头,挑不出理。

2.缪勒进来检查布置,问了一句“小艾,坐前面来嘛”。Eichmann就懂事,提出和秘书 Ingeburg Werlemann坐在一起,便于记录和整理。其实他一个处级干部确实不合适和部级、厅局级干部坐在一起。

五、会前准备

(一)先要寻找好盟友,绝不打无准备之仗

1.会前,党卫军已经和外交部的Martin Luther密切合作过多次了,双方已经有很深的默契。

2.关于即将成为会议焦点的问题,新方案与《纽伦堡法案》的冲突,党卫军方面也是有所预料的。因此在会前,特别和马丁·鲍曼的心腹,党务部的法律专家Gerhard Klopfen通了气。Klofen也写了一份准备材料。

3.就营地的布置,党卫军之前也征求了波兰总督府的意见。

(二)要确保主持人能掌控会议全局

大量的工作是Eichmann来做不假,但是会议能不能开成功,关键还在Heydrich。不巧的是,Heydrich当时由元首亲自点将、在地方上挂职锻炼,会前二十分钟刚到会场。

而Heydrich十分能干。在四五分钟内,问了缪勒会议准备的情况,和Martin Luther对了一下行动从德国扩展到欧洲的外交问题。 此外,还和一线的Rudolf Lange打了招呼。表达了中央首长对一线同志的理解、关心和支持,确保炮筒子不怯场、能开炮。

六、会议主体流程

(一)全欧洲犹太人最终解决方案的重大意义

元首的讲话、最新的口头指示、戈林元帅的批示

(二)方案的可行性

1.驱逐方案不可行

2.处于战争时期、对于行动展开更为有利

(三)实际的好处

1100万人的财产

(四)方案的主导者和执行者

党卫军

(五)对于各部门提出意见的解答

1.四年经济办公室

(1)重点军工企业中的技术工人——逐步替代

(2)火车运力——东方劳工向西、犹太人向东

2.外交部

匈牙利不配合——党卫军派一位特别顾问驻当地

3.总理府

对年轻人的心理伤害——科学化、标准化、人性化

4.司法部

参加过一战的犹太老兵——犹太乐园

5.波兰总督府

本地已不堪重负——先从此地开始,不给地方上的同志添负担。

6.内政部

(1)Heydrich私下打招呼、保证Stuckart不失势

(2)该方案与《纽伦堡法案》抵牾——强制绝育。(值得注意的是,这是Stuckart自己提出来的)

七、会后工作

会议于12:00开始,约下午1:40结束,Eichmann要求Ingeburg Werlemann立即回办公室,下午5点要拿出纪要初稿,晚饭前就有送到在柏林留一夜的Heydrich过目。

Heydrich吩咐纪要要语句平和、印30份分发与会各部门及地方机关。

八、一点感想

(一)其实这部电影的编剧难度是很大的,最后编剧所依靠只有一份万湖会议纪要。Eichmann在1962年耶路撒冷审判中把自己说得就是个秘书。Ingeburg Werlemann直接矢口否认作会议记录。这相当于逆傅里叶变换——要从频谱反推时程。

(二)德国人办事效率真高。12:00开会、1:40结束。像总理府的Friedrich Kritzinger,别人出去茶歇、他低头在看文件。Ingeburg Werlemann问需不需要给他带杯咖啡,Kritzinger直截了当,“这是在工作”。这种工作态度,真让我佩服。

(三)要认真听会,要竭力从会议中得到对自己有利的信息。Roland Freisler听说George Leibbrandt两个月前刚见过元首,在茶歇的时候,就请George Leibbrandt代为安排机会谒见元首。

(四)这部电影的恐怖有无数电影作为其注解。《普通法西斯》《夜与雾》《钢琴家》《辛德勒的名单》《波斯语课》……

(五)我特别想推荐《战争与回忆》是怎么描写《万湖会议纪要》的。

(六)其实最值得探究的是,为什么国防军没有人参会。

发表在 Uncategorized | 留下评论

《建造:结构工程背后的故事》简要笔记

# 导语

《建造:结构工程背后的故事》是英国结构工程师Roma Agrawal女士撰写的一本科普图书。主要介绍了结构工程发展历程中的重大创新、伟大工程和伟大人物。

#本书的主要内容

## 作用(荷载)和结构抗力

本书是从一起桥梁垮塌事故开始讲起,直观解释了结构工程的极端重要性。

接着以高层建筑为例,详细分析了作用在高层建筑结构上的作用(荷载),包括风荷载、地震作用、冲击荷载。接着介绍了结构抗力的若干表现形式。比如对于风荷载,就介绍了随着建筑高度的升高,如何通过框架-框架剪力墙-剪力墙-筒体-巨型桁架-集束式筒中筒的方式来抵御风荷载。再比如对于地震作用,则有TMD-AMD-底部隔震;对于突发冲击荷载,比如高层公寓楼的燃气爆炸引起的连续倒塌问题,则需要通过加强节点来预防问题发生。

然后以预应力斜拉桥人行天桥。针对人行引起的结构共振,在桥梁地下装上两个阻尼器;针对温度应力,于是在桥梁一端做成了滑动支座;为了能够使斜拉索中形成合适的拉力,就需要通过锚具不断调工况。

这个应该说是demand and supply的结构设计思想,是非常重要的。而且这种思考方式是可以移植到其他工作中去的。

## 建筑材料

本书从建材出发,讲了砌体结构、混凝土结构和钢筋混凝土结构。

砌体结构,作者详细介绍了土坯、烧结黏土砖的制作过程,如何起拱、如何做过梁、怎样在罗马制造多层住宅。当然光辉的顶点还是罗马的万神殿穹顶(纯混凝土结构穹顶)。作者详细介绍了如何通过加厚底座到6米来抵抗拉应力,如何在穹顶上开方形孔来减轻自重和减少温度应力的影响。

这一段在《迷人的材料》里也有。但是本书作者的观察角度是结构工程,《迷人的材料》的作者的观察角度是材料工程。两相比较,就可以看出双方的异同。感觉就是要多学一点知识,学了之后,你看待周遭事物的方法就不同了。

接着当然是文艺复兴在建筑学方面最直观的代表——佛罗伦萨圣母百花大教堂的穹顶。作者介绍了拱肋的布置和选型、双层壳体、三步三丁等该砌体穹顶独特的技术。但圣母百花大教堂的穹顶实在是个奇迹。要是网友有机会去佛罗伦萨,一定要去看看。

## 土力学与地基基础以及地基加固处理

土力学与地基基础的例子是墨西哥城。因为墨西哥城市从一个湖心岛逐步发展起来的。大量的建筑场地是在湖面上,所以桩的运用和挤淤加固都非常纯熟。而且由于墨西哥城有大量的软弱地基,而且建造年份也从公元15世纪到21世纪,因此除了传统的木桩基础外、条基、筏板型基础也很多见。

接着这篇文章重点介绍了一座历史建筑的地基处理问题。这座历史建筑面临的问题是它的各部分在不均匀沉降。主要原因有如下几点:首先是它的地基情况比较复杂,有拆除阿兹特克金字塔之后留下的条石地基;此外还有淤泥质土,但由于当时没有做详细地勘,没有考虑到土层下方生活垃圾层,造成了不均匀的沉降。

然后工程师团队首先在历史建筑物的各个关键点设立了监测点,然后建立完整的土层模型。接着采用人工挖孔的方法不断卸土。接着再伸出支孔然后逐步取土。通过不断调整模型,使得整个建筑均匀沉降。

## 隧道工程

作者详细介绍了伦敦第一条地下隧道和盾构机的设计和制造。本书详细介绍了第一台人工动力盾构机的具体操作原理和地下隧道的掘进过程。这篇文章还详细介绍了掘进遇到软弱土层下,对于隧道上部渗水点,如何使用潜水钟送工人进入渗水点,接着用钢管插排的方式截堵。

## 给排水工程

给水:例子是伊朗的坎儿井——这个例子实在太漂亮了,属于是把水力学水头的概念完全理解明白,运用自如了。读了之后,我就想房龙的《宽容》说得真对啊,“那边的山上有牧场,牧草同样肥沃,男男女女有同样的血肉,城市是经过一千年能工巧匠细心雕琢的,光彩夺目。”

储水:伊斯坦布尔的地下水宫殿。

节水与循环用水:新加坡的四个水龙头,降雨、外购、海水淡化、水的循环再利用。

排水:伦敦的排水系统的建造和改造,特别是提升泵站的建造和使用。首次建造完全是在蒸汽时代完成的。光这一点就实在令人佩服。

这里是主要从建筑结构的角度来观察给排水工程的。和我国的给排水专业是有区别的。

## 桥梁工程

本书用一章介绍了纽约布鲁克林大桥,介绍了沉箱作业。但本文的重点是女土木工程师的成功。

接着用一章介绍了四种桥梁。

第一是老伦敦桥。作者指出它之所以多次垮塌以及对交通造成影响。有如下几点原因:一是连续拱的矢高受到同时期的教堂穹顶影响,矢高过大、拱形跨度过小,使得上桥下桥格外费力。比起900年前的罗马,技术上有了显著的退化。

二是泰晤士河受潮汐影响大,而由于拱形跨度较小,使得在柱墩处就形成了涡流,造成行船危险。

三是桥上无序搭建房屋过多,造成设计外荷载。而且容易诱发火灾。这和佛罗伦萨老桥就有很大差距了。

第二是达尔文树蛛所织的网。

第三是Falkirk Wheel。这个项目实在极为精妙。利用阿基米德原理制作了一个船用水箱摩天轮,实现了只用5分钟就能实现78m高差的运河之间的船只转移。

第四种是悬带桥(stress ribbon bridge)。这个结构形式把deck都做成结构的一部分了,非常厉害。查了一下资料,在深圳就有一个实例-深圳光明小镇。有机会要去看一下。

## 发展与展望

最后一章,作者介绍了结构工程的新发展和新技术,并列举了21世纪以来的创新性建筑结构形式。其中包括风塔结构的商业综合体,3D打印制作构件,根据结构定制材料,利用充气膜结构制作扎哈式壳体。但是我手头没有合适的搜索引擎,很多新结构的图纸和建成效果图查不到,对于其创新之处理解不上去,挺遗憾的。

# 个人的想法

## 本书的优点

本书最大优点是作者是有实践经验的结构工程师,她对于结构工程的计算、绘图、沟通协调有着丰富的经验。所以写的东西是符合实际的。比如她刚毕业就设计了一座预应力混凝土步行斜拉桥,用SAP细细调过后张法预应力钢绞线的预应力值的。后来设计过一批多层公寓。又参加过Shard大厦的设计和建造,坐过施工电梯上过300米的高空的。所以她对结构工程的实践层面是非常熟悉的。

第二她用了大量的时间梳理历史掌故。在墨西哥、伊朗、意大利、新加坡等地实地查访著名工程,采访伟大工程的主要工程师。从古到今、从西到东,使这本书有着非常开阔的视野。

第三是她善于调动读者的日常经验。作者有烘焙的业余爱好,能把制砖和制作蛋糕结合起来打比方。

## 我觉得本书可以改进的地方

本书前五章作者尝试用通俗易懂的方式讲述结构工程。但是作者没有对自己的素材进行很好的梳理,往往重大事件、结构概念及选型、建筑材料、施工技术与方法、工程实例、结构可靠性分析都混在一起,让我读得眼花缭乱。其实这里面每一个讲清楚都很困难,混在一起就更看不懂了。

如果单纯想要读结构工程的基础知识,其实有很多为建筑学专业写的结构工程基本常识书,写得是特别好的。比如有一本英国一位老师写的书,全书就是手绘草图,加上简单的注释,从柱、桁架、梁开始讲起,200多页清清楚楚。(就是书名我不记得了。)如果喜欢看典型工程案例,那有《建筑物是如何站起来的?》《建筑物是如何倒下去的?》等等书籍珠玉在前。如果懂日文的,那可以选择的书更多了。光是翻译到我国出版的几本,比如《建筑结构的奥秘》实在让我叹为观止。

题外话:其实日语是非常有用的,比如欧姆社出版的学习漫画还有很多理工科的书,都是写得非常好的。要是会日语,能学很多知识。

本书后9章就执着于讲故事了。写的主题比较单纯,就写得很清楚了。

# 最后一点感想。

读完这本书,就是感到羞愧。我现在只有一个二级建造师证,特别羞愧。

还有就是英美的土木结构工程师出于其历史传统,是非常全面的结构工程师。还有就是她们是事务所制的、结构工程师的独立执业性很强。像situ survey,

城建档案查询这种活都能外包出去,有人接得住、做得好。整个工程届的生态是很良性的。

发表在 Uncategorized | 留下评论

《翦商》的阅读笔记

《翦商》是历史学家李硕先生所撰写的一本历史普及读物。这本历史普及读物从考古、甲骨文、金文、传世史料出发,详细讲解了商、周两个部族的起源、发展、壮大、冲突以及最终的替代。着重指出周取代殷商之后,以取消人祭为标志,华夏文明的气质和行为方式发生了巨大变化。从商文化的直率冲动、思维灵动跳跃、残忍转变为周文化的谨慎、谦恭、重集体、富于忧患意识。

  # 辩白与评价

  因为这是一本历史普及读物,我也没有辨析考证其中史实的能力。但是我觉得这本书运用生动的语言、详尽的考古资料、对既有经典史料(主要是易经)的大胆创新阐释,形成了这样一部精彩的作品。让普通读者对于中国上古史抱有一份兴趣,对于中华文明探源工程的成绩有了一份了解。比如有一位泰安的读者,看了这本书之后,就去安阳参观了殷墟。我觉得就挺好的。

  至于说把各种史料都附会到人祭上来,将商周矛盾集中归因到对于人祭的不同态度上,对于周文王、吕尚、周武王和周公旦等人经历描写过于戏剧化,对于古文字的解释和裘锡圭先生及其门人子弟的权威论述不同、对于周易的作者推断与学界公认的结论不符、对于商周势力此消彼长的描述与考古发掘不符——这些都可以视作为“用力过猛”的表现。但是论述缺乏鲜明的观点,恐怕也就失去一定的生命力了。

  此外,这本书是一页folio操刀编辑的,既没有拿到像样的社科资金资助、也没经过专家评审,不符合中国大陆学术规范、可讨论的地方肯定很多。但学术完全可以交给学术争鸣来处理。反正《文史哲》杂志上《***——与某某先生商榷》这样的论文题目多了去了。我觉得实在也不必过于苛责。

  # 个人感受

  读了这本书之后,我有如下一些感受:

  一是生产生活从征服掠夺到胼手胝足。

  从本书来看,商人自从建立了郑州、偃师两座商城之后,不断吸收融合原二里头的青铜制作技术,发明了文字、长于算术、创立宗教、发展出了成熟的手工业和农业体系,不但如此,还开始向外开拓、创立了诸如盘龙城这样成熟的封国。随着疆域的开拓、生活的安定和富足,商人上层贵族集团倾向于脱离生产。后来中经变乱、盘庚迁都、武丁征西,统治愈发稳固。可整天喝酒吃肉,醉生梦死——就需要掠夺来满足上层统治阶级的需要。蒙古自窝阔台大汗到蒙哥大汗,需要不断对外侵略,也是出于同样的原因。为了缓解内部矛盾、夺得战利品,帝辛率师征东夷。整个商人统治集团也把对外掠夺成为解决内部问题的方式——和蒙古人一样。

  从诗经·大雅·绵、皇矣等文献来看,周人在这个时期比较重视通过生产来改善生活,缓和内部矛盾。搬到周地之后,建立起了较为完善的行政班子、搞了土地规划,分配了土地,看着就生机勃勃、喜气洋洋。以后这样迁到一处地方,就搞起大生产运动。生产生活不靠抢、靠劳作。对外征服,最主要的目的也是扩大耕地。当然因为长期从事农业生产,自然而然就能体认劳动力的重要性。屠杀人祭不仅是“不道德的”,更为重要的是“不经济的”。

  二是处世哲学从冷酷暴力的世界观到认为不同的民族可以有同样的源头。

  读了这本书,我就感到的是商族对外人比较残酷的。他们因为拥有先进的文字书写、水稻种植、青铜冶炼、马车驾驶等技术,所以觉得其他人都是野蛮人。只要手中握有极高的生产技术,则对于其他人都是予取予求的。比较的高傲,不愿意混同与其他人。比如说,一般是族内通婚的。

  而周人因为和羌人系出同源,虽然比周围的部落先进,但依然还是和周边的一些部落通婚。所以就觉得还都是“实在亲戚”。互相攻杀也就为了吃饱穿暖——“别怪大哥,杀你逮你也是没办法”。所以掌权之前要和各部落联合,共同击破商族。掌权之后,也没有完全清理掉其他部族的目标。也希望造出“黄帝”这样共同的祖先。

  此外就是这次殷商之变,让周人有了事物是处于发展中的想法。正如“易经”的“易”,点明就是改变。

  三是个人教育从军人到领主。

  从本书中可以看到,晚商时期的商族特别是其中的皇族“多子族”,人数虽然不是很多,但从小都是受过很好的教育的。既学识字算术、还学军队行列式、击杀、射箭、划船、就是“能文能武”那一种的吧。此外在实际生活中,还要在官场上锻炼。要不要替贩马商人疏通关系、做到什么程度为好,这些问题也需要操心。艺术品位也非常好,就拿同样出身的“亚长”来说,他是受了战伤突然死亡了,所以陪葬品估计很多是日常用品,不是特地烧制的。但是那个“亚长牛尊”真是可爱,说明亚长挺有品位的。

   给我的感觉,他们就是那种文化修养很高的军事贵族吧。从小就是衣食无忧、被伺候惯了的。粮食酒肉都有田庄里的管家按时送到城里来、pa。去田庄主要也是打猎锻炼,不是指着这个吃喝。沙皇俄国治下,《战争与和平》中着力描写的那种贵族。

  可相近时期周原上的皇族季历啊,他儿子周文王、孙子周武王、周公旦什么的。可能是因为老祖宗后稷就是庄户人,先人古公亶父又是有名的“昔者大王好色,爱厥妃”,没有那种顶层大贵族的胸襟和视野吧。产业也不算大,所以除了跟着妈妈学点外语,跟着叔叔大爷们学学驾马车射箭。估计平时也得管着家里的奴隶去放羊放牛、种谷子。大概和《尘埃落定》里的土司人家差不多。最操心的还是收成。后来才在神神叨叨的老爹指导下(我总觉得得找倪大红来演),开始和其他部落打仗。一直搬到镐京之后,领导核心集团才算脱离了农牧业生产,仿照商朝模式,建立军校短训班。

  即使是这样,周武王进入殷都,对商人贵族训话的时候,也是从种粮食开始谈起的。不是从武器锋利开始讲起的。

  就觉得劳动生产锻炼人。整天喝酒,喝到不知今夕何夕,这样的人是容易灭亡的。

  四是内部关系从欺诈压迫到周到的礼数。

  在本书中,作者重点分析了《尚书·盘庚》篇中对“德”的理解,表明因为商朝的核心统治集团都是聚族而居,拥有自身独立的生产、生活和武装。所以商王要迫使下属来服从自己,就必须要仰仗上帝的权威、用酷刑和好处来役使其他贵族。

  从制度层面上,周王朝的王族的内部权力制衡高明得多。一是周天子拥有远超诸侯的武力,“天子六师”,可以“一不朝则贬其爵、再不朝削其地,三不朝则六师移之”;第二方面对于王权威胁最大的大臣,比如吕尚封到齐地,周公旦封到鲁地,召公封到燕地;第三在都城又有各重要家族的幼子继承大臣在朝廷的职务。形成了内外制衡、彼此制约的局面。这使得贵族内部互相制约,彼此都动弹不得。

  同时各地贵族要互相通婚,同姓不蕃。再加上学同一套文化教材,互相见面宴会酬答,都要学诗经。总之维持了两百多年的太平光景。这就挺不容易的。

  虽然后来礼崩乐坏了,但这套礼——森严的等级制度一直传下来了。

  五是重视新技术的引进转为重视人与人的关系。

  但商人这种长于征伐掠夺,也是有它的优点的。比如说对于外部世界特别好奇、学新技术学得特别快。比如说马车这项技术从中亚传到商朝之后,很快就学会用上了。就像蒙古人从中国学会了打造大型木质攻城器械,就用于打西亚。从西亚学会了石油燃烧瓶,就用来打南宋。再想想周文化笼罩下的赵武灵王搞“胡服骑射”,遇到了多少艰难险阻。

  到了周人那里,逐步就开始不重视新技术的研究和推广了。西周出土的青铜器大多数是鼎,讲究古朴雄浑、多刻金文。后来到了孔子那里,就有什么“吾不如老圃”这样的话了。有了新技术,往往会称之为“奇技淫巧”。很多重要的技术往往也会昙花一现。比如登州出土过一盘东汉时期做的石磨,经专家分析,比起后世流传的石磨合理得多,但是没有流传下去。

  而分蛋糕的技术和艺术,统治集团下了很大的力气去研究。但我现在对这些没什么兴趣。不想多说。

  # 其他的一些感想

  其实读了之后,最让我佩服的是现今流传下来的《尚书》《诗经》《逸周书》。经过汉朝和西晋学问家的反复修补,这些流传下来的版本真是“掷地作金石声”。这种文字就应该刻在鼎上。刻在峭壁上。

  还有就是这书要是四堂、胡适、陈梦家、傅斯年这些人能看到,他们会多高兴啊。估计胡适能写推荐信,送李硕去哥伦比亚大学当访问学者。

  还有就是人祭什么的,写的人太多了,我也不赘述了。我觉得统治集团思维模式的转变,对现在的影响更为深远。这本书最值得学的,也是对“二重证据法”的演绎和运用。不讲究这些思维方式,而盯牢那些危言耸听的论点,就觉得整本书只是悬疑小说,那就比较像“买椟还珠”了。

发表在 Uncategorized | 留下评论

《冷血》读书会参加笔记

《冷血》的故事发生在1959年,正处于美国战后黄金时代的尾声。而这起没来由的灭门惨案,似乎也预示着动荡的1960年代的全面到来。

自1945年二战结束以后,美国进入全盛期。从经济上来说,GNP从1945年的2120亿元上升到1960年的5040亿元。人均年收入从1223美元上升到2219美元。无论工业、农业生产,美国都处于全世界执牛耳者的地位。大量的美国工业品倾销全世界,过剩的美国小麦救助自由世界的饥民。从科技上来看,电子工业、航空工业、石油化工工业、药品工业的军转民为普通美国居民带来了电视机、晶体管收音机、普遍的飞机出行、更为廉价的汽车、抗生素和尼龙丝袜。从社会方面来看,《1944年退役军人权利法案》截止1956年使780万工农子弟获得了大专学位,威廉·拉维特先生建造的成排别墅让年轻人搬离父母、自有住房、结婚生子成为触手可及的现实。房屋自有率从1945年的45%上升到1960年的60%。最为重要的是,只要想干活,总会有活干。

当然华盛顿还是一团糟。老乔挥着牛皮公文包,扬言他有确凿的间谍名单。艾克不发一言,“睡的时间比醒的时间长”。可这种四版上的新闻和加登城没关系,和霍尔科姆更没关系。

直到加登城的居民从报上读到,勤奋正直、广受社区尊敬的克拉特先生及其家人死于非命。居民去找铜匠,买锁配锁销、给窗户装上挂钩。虽然两个月后案子就破了,但世道真是变了。

接着加登城的居民从电视上会看到年轻英俊的总统宣布古巴有导弹指向美国本土,全国的中小学生躲在课桌椅下——练习“如何从核爆炸中逃生”。年轻英俊的总统暴尸街头,他那个“法国娘们”从飞驶的敞篷汽车前排不顾一切向后爬。黑人们集会、游行、示威,抢劫、纵火焚烧商店。年轻人胡子拉碴、眼神迷茫、头上顶着雏菊,手里拿着不知道什么烟叶。国民警卫队用辣椒水驱散人群,嘴脸可疑的政客信誓旦旦要恢复“法律与秩序”。在热带雨林里,一个严肃的老头踩着高筒套靴、趟着污水采访满脸疲惫的大兵。工厂在倒闭,以往繁荣的堪萨斯河两岸慢慢衰败成铁锈区。

加登城的居民这才回忆起也曾有过一个沉闷无聊如同《革命之路》的美好旧时光。但正如两个蟊贼能葬送一个好人家,种种耸动的新闻也会终结一段好光景。希望不在加登城,还是得想办法去湾区。

发表在 Uncategorized | 留下评论

关于希土战争的一点感想

近阅读了百度百科关于希腊-土耳其战争的介绍,和在youtube上的The Great War账号上的”The Greek-Turkish War 1919-1923(Greco-Turkish War Documentary)”节目。我看了之后非常感慨。


因为奥斯曼帝国在长达六百年的侵略、压迫和统治之后,从生物学意义上,其实巴尔干半岛和小亚细亚半岛上的人民已经融合为一体了,但是在民族意义上,在帝国崩溃之后,希腊人和土耳其人以互相屠村、彼此仇恨,结束了数百年的纠葛。信仰希腊正教的民众回到了希腊本土,信仰伊斯兰教的民众撤回了小亚细亚半岛,最终还是“东方是东方、西方是西方”。


关于凯末尔在其间的功绩,青年土耳其党的军官团部分所发挥的战斗核心作用,希腊内部政局不稳带来的后果,特别是双方对对方平民的屠杀,亚美尼亚人的苦难,我了解的不多,也很片面。而且要想全面了解这件事情,得阅读土耳其、希腊、亚美尼亚、西欧各国的史料,我缺乏这样的能力,所以无从谈起。下面我就讲讲自己看了两条留言的感受。


其中一条是一位先生回忆了他奶奶在希土战争之间的经历。大意是说,因为土军和希军对峙,但土军人少,所以在发动夜袭时,即在大批羊群的后背上绑上蜡烛,跟随马队一起冲下山坡。结果战至天明,希腊军队被迫撤退。有网友反驳说这是挪用了汉尼拔的事迹。但其实民族意识很大程度上就是用神话建立的啊。


另外一条是一位网友留言说“希腊入侵了一个没有军队的国家,却失败了、真是可笑”。另一位网友反驳他说:“土耳其不是一个没有军队的国家(nation),土耳其这个国家(nation)本身就是一支军队”。让我猛然想到,那奥斯曼土耳其不就是满清,汉族人不就是阿拉伯人吗。


就是看了关于希土战争的材料之后就有点激动,就有点什么“请君暂上凌烟阁,若个书生万户侯”的意思了。幸好又听了《拆漫专家 高达UC:战争打了几十年,为什么说他反战?|022》,那股子蠢血才褪下去了。

发表在 Uncategorized | 留下评论

听了白纸扇乐队的《光棍/Bachelors》的感想

听了白纸扇乐队的歌曲光棍/Bachelors。歌词是一篇口播消息,摘录如下:

在湖北罗田大河岸镇调查,发现农村光棍问题已极其严重,且呈越来越严重之势。接着罗列了调查结果,分析了光棍在平原村和山区村的分布和年龄结构。然后总结了光棍的显著特点:“好吃懒做、邋遢,对未来丧失希望,智力下降,丧失活力”。最后总结了光棍问题的成因,指出了光棍的出路——外出打工。

作为一名光棍,我要积极去追求女性。在相亲的时候,要表现得大方一点,不要因为女方嘴上客气就不点硬菜。争取早日结婚。

还有就是查了一下。湖北罗田地处大别山内,因为交通不便、贫困、统治力量薄弱等原因,向来民风彪悍。

据一本历史书说(这本历史书的名字我记不得了)。从清朝中晚期到民国,往往山民结寨自保,互相火拼。因此当地男性居民在战争中学习战争,有很好的军事素养。这里也是红四方面军的发祥地,走出了一批军功贵族,就不存在光棍的问题了。

但是作为一名光棍,我希望罗田的光棍们还是外出打工,不要外出打仗。毕竟打工也能闯出一番天地的。共勉。

发表在 Uncategorized | 留下评论

《冷血》简要读书笔记

《冷血》是美国作家杜鲁门·卡波特于1960年-1966年创作的一本报告文学。主要讲述了在1959年11月14日堪萨斯州加登城附近的霍尔科姆的一起灭门惨案。凶手是迪克和佩里,受害者是富裕的农场主科拉特先生一家四口。包括科拉特先生、他卧病在床的妻子,16岁的三女儿Nancy,和他的独子。

犯罪的起因是迪克由于偷窃被关入了堪萨斯州蓝星监狱。在狱中,他结识了一名曾在科拉特农场做工的A先生。A先生吹嘘科拉特先生多么富有,并且说在科拉特先生的办公室中有一个保险箱,内中常有一万多美金。

迪克来了兴趣,并向A先生详细了解了科拉特农场的具体情况,并且和佩里联手,对科拉特先生一家进行了入室绑架及抢劫。但科拉特先生家里并没有大笔现金。经过反复搜寻,仅搜得几十美金和一台便携式收音机。迪克和佩里均为累犯,一旦定罪,可能会面临十年以上的徒刑。经两人商议,佩里使用猎枪射杀了科拉特一家四口。

然后迪克和佩里开始了逃亡。迪克采用开假支票的方法,在堪萨斯城内骗取了原价一万多美金的货物。接着逃亡到墨西哥。在将贱卖货物换取来的钱挥霍殆尽之后,返回美国,四处流窜。与此同时,A先生向警方揭发了迪克。警方对两人开展追捕,并掌握了迪克在堪萨斯城再次开假支票的重要线索,在拉斯维加斯再次逮捕两人。当时是1960年1月4日。

接着是讯问、认罪、起诉、法庭审理、陪审团定罪,两名死刑犯多次上诉。经过六年的法律流程,两人被处以绞刑。诚如本书所说,四声枪响、六条人命。

作为生活在互联网时代的人,如果对于谋杀案怀有兴趣,那这起堪萨斯霍尔科姆灭门惨案并不出挑。论受害人数、论动机荒谬、论手段残忍,有大批案件远远超过它。但科拉特灭门案发生在1959年,即从1945年二战胜利到1962年古巴导弹危机期间的“美好的旧时光”。

在这段时间内美国经济繁荣、社会安定。这一点从本书展现的种种细节可见一斑。比如科拉特先生的女儿Nancy虽然僻居乡里,但衣着考究。逃亡犯Dick食量惊人、且手头拮据,但依然能饱口腹之欲。科拉特家宅且不去说,即使是Dick父母、Nancy的好友Susan那样手头不宽裕的人家,居所也不算简陋。汽车拥有度极高,Nancy的小男友靠打工,在15岁就拥有了自己的汽车。说社会安定、在凶案发生前,霍尔科姆乃至加登城的大多数人家都是夜不闭户的。

诚如土耳其谚语所说,繁荣的经济依靠公正的法治。从本书内容来看,美国确实称得起法治国家。从Dick和Perry被捕到受绞刑,他们在没有开销大笔律师费的条件下,依然受到了公正合理的审判。在初审阶段,辩护律师、公诉人、陪审团和法官均满怀厌恶地各司其职。定案之后,他们对于辩护律师未充分履行职责的申诉也得到了积极的受理。最终因为本书作者搜集够了素材,不再为他们奔走,再加上新任州长支持死刑,案子终于了结了。既没有“从重从快”,也没有像日本那样,因司法大臣不肯签署死刑执行令,导致案子无法了结。我想,美国社会和经济之所以始终保持活跃,可能很大原因在于完善的法治体系。

但从另一方面看来,美国的法网甚密。Dick和Perry都是因为犯了非重症而在监狱服刑。而A先生即使因揭发有功成功走出了监狱。也始终走不出出狱、生活困顿、铤而走险、锒铛入狱的循环。这并不是要为两名罪犯开脱,只是想说,如果被捕入狱,很有可能会被引导走上“破罐子破摔”的道路。

所以,如果有幸能够在美国生活,首先要提高警惕:紧闭门窗、苦练枪法。但同样重要的可能是学法、用法,积极融入当地社群,因为世上并没有免费的自由,公民有公民的责任。

发表在 Uncategorized | 留下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