或许再也回不去了
最近看了一本书:《我爱·我家》。
这是一本记录了 1994 年由英达导演,宋丹丹等诸多演员一起创作中国首部情景喜剧《我爱我家》幕后故事的回忆录书籍。之所以称它为“回忆录”更多的是因为内容上全都是找到当年的人进行回忆。
书看起来挺厚,但读起来倒也很快,里面的风格很诙谐,也很写实,大多数是采访对话,读完之后……总会觉得自己回到了小时候的那些个日子。
初出茅庐却是豪华阵容
这本书采访了很多人,大多数是当初《我爱我家》的主创,以及背后创作的故事。在采访导演英达的时候,他反复的强调一句话:
“情景喜剧这是我们第一次搞,所以不知道群众反应如何。”
实际上《我爱我家》的确是情景喜剧第一次登陆大陆,很多人,包括英达自己,都对这个类型非常的没有自信,包括他一开始只是决定拍 40 集,而后面的 80 集则是因为前 40 集反响不错,并且很多电视台的人看了之后觉得能火,便要求继续拍摄的。
英达在美国看过那边的情景喜剧,只是觉得这个类型很新鲜,可以引进国内,但真的要做的时候却很难,因为美国的冷幽默文化可是和中国这边的风土人情格格不入的。
此刻一个关键人物出现了:梁左。
如果硬要说《我爱我家》风格的奠基者是谁的话,那个人只能是梁左先生。
梁左是科班出身的文学家,虽然在写剧本上没什么经验,但在英达描述自己想法之后,他把自己之前写相声的套路用了进去,于是你在《我爱我家》里经常可以看到类似相声一样的捧哏和逗哏定位的角色,很多对白也类似相声斗嘴。并且梁左在塑造人物的时候选择了“追求设定”这么一个可以受益深远的模式。
“搞设定”这个模式虽然现在比比皆是,并且日本那边更甚,但是在《我爱我家》里,这一点做的尤为突出。虽然《我爱我家》的编剧不仅仅只有梁左先生一个人,但是几乎所有的编剧他都是要把关和修改的,在他严谨的风格下,《我爱我家》这个故事里各个角色的血肉也被塑造了出来,各种各样的关于“贾家”的设定,也开始逐渐明了。贾家的邻居都有谁,贾家的居住位置,傅明老人的死对头是谁,老爷子过去的经历,还有家庭每个成员的相关背景故事,在每一集中都从点点滴滴中积累了下来,而且是连贯的,包括里面邻居的搬家,保姆的更换,还有二儿子去海南的故事和相关补充,乃至贾圆圆口中经常说的那个叫“扣子”的同学,自始至终都贯彻到底,这么严谨的设定会给观众一种“这个家庭似乎真实存在”的感觉。尤其是最后一集,利用演员的方式将整个家庭和扮演的人员串联起来,同时还起到了节目花絮的效果,一举两得,令人拍案叫绝。
梁左先生对于《我爱我家》的贡献是极大的,而他也是有史以来第一个在情景喜剧里,获得演职员表中独一个列出来的“文学师”头衔的人。
除去梁左先生,《我爱我家》找的演员也是群星云集,其实很多人在那时候并非吃演员这碗饭,包括当时的宋丹丹已经小有名气,但也并非大红大紫,因为情景喜剧的演绎方式比较接近话剧,所以英达找来了很多话剧演员,宋丹丹其实也是话剧出身,同时老爷子文兴宇也是如此,杨立新,梁天,那时候都还是演员界的无名小卒,但在话剧演绎上有着过硬的本事,也正是如此,《我爱我家》的演出收到了出乎意料的好效果。
仔细想想,能不好么?每一场戏都是需要背台词的,并且都是现场实录,没有过硬的水平,能行么?
小时候看《我爱我家》的时候对于背后的团队了解不多,只是觉得似乎很厉害,直到现在看了这本书才发现,背后的团队不止是厉害,更多的是逆天了。
除去剧情核心梁左先生以及各路专业的话剧演员,本次情景喜剧的音乐作曲更是关峡大师,要知道直到现在,《我爱我家》也是他唯一一个直接作曲的情景喜剧作品。
更值得一提的是当时很多演员还是对于演戏有很强的追求的,我们在《我爱我家》里可以看到各种各样的实力派客串明星,即使是客串也起到了很大的催化剂效果,有不少客串演员更是在参与了《我爱我家》的拍摄之后,直接爱上了情景喜剧这种演绎模式。
而且最重要的是,当时的情景喜剧,是真的情景喜剧,的确有观众在看,现场的笑声是真实的笑声,掌声也是真实的掌声。其实这一点对于那些大多数都是话剧演员的主演群体来说,并没有什么不习惯的。
导演英达坦言,当时只是想把这个东西做好,也没有想太多,参与的人员也并不是那么的有架子,更多的是朋友,不少人员还是依靠自己的人脉拉过来的,包括自己当时的妻子宋丹丹,关系不错的蔡明,还有自己的父亲英若诚,都在这部戏里参与了很多。
有人说《我爱我家》的成功主要是摊上了一个好时代,做了先行者,我个人觉得不完全是,本身素质的过硬,应该也是主要原因之一。
相逢过后只剩一地鸡毛
《我爱我家》的成功是始料未及的,英达本人说这个剧完成之后因为里面调侃的东西太多,压根不敢在国内播放,只能先送到当时的卫视中文台播放,同时又转给了河北的一个二线电视台,但河北的这个电视台是可以覆盖北京部分区域的,也借此机会,《我爱我家》开始变得火热。
其实在书里看到这一点的时候我也不禁想起自己小时候在电视上看《我爱我家》的情景,我也只能在河南的二线电视台看到,一线根本没有影子,等我在 CCTV 1 看到播放这部剧的时候,已经是 2003 年了。
《我爱我家》的巨大成功让英达想要在情景喜剧这个领域深耕更多,他也并不是没有想过带领原班人马再次创造历史,只是这一点已经不可能了。
虽然英达说过,自己不想拍《我爱我家》的续集,自己是有追求的人,想要创造新的东西。但是明白的人都知道,续集已经是不可能的事儿了。
在《我爱我家》拍摄完毕之后,导演英达和主演宋丹丹离婚了,英达选择了和《我爱我家》的编剧之一梁欢再婚。
因为这件事儿英达和宋丹丹闹得很不愉快,直到现在为止俩人还有隔阂,并且相互不原谅。我个人是觉得这事儿英达做的不对,宋丹丹挺苦的,别人的家务事自己也很难说什么。只是自那之后,英达就很难再次凑出当初《我爱我家》的阵容了。
而且如果有心的话你也会发现一个有意思的地方,这几年关于《我爱我家》的再聚首的活动有很多,英达与宋丹丹是不会同时出现的,采访的内容也分为两类,一类是去找英达,英壮之类的人去采访回顾,另一个则是去找宋丹丹,杨立新之类的去采访回顾,两类采访没有什么交集,唯一能同时出现的,也就是当初扮演贾圆圆的关凌了。
时过境迁,当初的文学师梁左也去世了,傅明老人文兴宇也去了另一个世界,《我爱我家》的主创团队已经不在完整,这个传奇也许再也不会有续篇了,即使是英达与宋丹丹能够冰释前嫌。
回想起《我爱我家》最后一集里宋丹丹与梁欢谈笑风生的那一个场景,深感曾经的两个还能正经说话的人,现在也就剩下一地鸡毛了。
反复尝试却再以难回巅峰
英达并不是没有尝试过再次创造出《我爱我家》一样的风格和特点的作品,但是呢,永远达不到那个层次了。
我看过一些后续的作品,包括《候车大厅》,《中国餐馆》,《闲人马大姐》,《东北一家人》,其实都没有了过去《我爱我家》的味道,要说最接近的,应该也就是《东北一家人》了。
然而尽管如此,《东北一家人》也充其量算是一个《我爱我家》的劣化版,演技最好的莫过于在《我爱我家》里客串过的“私生子”:吕小品扮演的牛小伟,其他的大多也只能算是一般般。而有意思的是《东北一家人》还模仿《我爱我家》的发展方式,对家庭成员的设定和历史发展进行了侧重,我们可以在第二部里看到牛小伟娶了朱婷婷,看到牛小玲嫁给了顺子,看到孙明和牛继红复婚,更别说看到牛小伟经营达达杀猪菜这个餐馆了。
但是尽管如此,剧情上的孱弱还是难以弥补,可以不客气的说,《东北一家人》能打的演员只有牛小伟和顺子,没有了宋丹丹与梁天文兴宇这种级别的演员,更是难以撑起这种局面(虽然文兴宇还客串了一集)。
其实可能很多人还不知道,《东北一家人》不仅仅拍了第二部,同时还拍了第三部,第二部我有幸在地方电视台看到过,而第三部我几乎闻所未闻,也是在网络上搜索才发现的,《东北一家人》从第二部开始大量启用巩汉林作为编剧,说实话,巩汉林的剧本真的很套路和浮夸,远远没有了当初的效果,如果让我个人建议的话,我觉得看完《东北一家人》第一部也就可以收工了。
除了英达还在奋战,不少其他导演也开始涉足情景喜剧,譬如《炊事班的故事》,还有后来大红大紫的《武林外传》,在我看到的《我爱·我家》这本书里也问了英达对于《武林外传》的看法,他表示《武林外传》充其量算是一个普通室内剧,并不是情景喜剧。
“情景喜剧是有观众的,是有真正的笑声的,而且大多数是几个固定机位拍摄,不会有太多的特效,更像话剧。”
然而到现在为止,英达也坦诚,除了《我爱我家》使用了真正的观众和真正的笑声,即使是《东北一家人》也只是小批量几集尝试了真正的观众,其他的所有情景喜剧,全都是录制的“罐头笑声",更有意思的是,不少罐头笑声都是当初《我爱我家》拍摄时候录制下来的。
英达个人对于情景喜剧的追求已经越来越难实现了,或许真的是巅峰过去,难以再次创造了。
结尾
从《我爱我家》开始播出,到现在已经过去了二十多年了,随着互联网的火热,观众笑点的增高,网络剧的热播,情景喜剧的空间似乎越来越少,更别说需要带上观众,呈现真正的笑声了。
在看这本书的时候我同时又在 Youtube 上把《我爱我家》看了一遍,感受颇多,却更多的是一种怀念,很多故事现在看起来依然会让我感到幽默和有趣,而且还会看懂很多小时候看不明白的东西,更能读懂编剧埋藏在对话里的那些关于角色之间小小的线索,或许这就是一个好作品应有的素质,不会被时代所埋没,不是那些速食的网络快餐文化堆砌的所谓“搞笑短片"能够相媲美的闪光点吧。
看完《我爱·我家》这本书我感受的更多是一种对于过去的怀念,还有自己的庆幸。我庆幸自己经历过当初那个年代,庆幸自己观看过如此优秀的作品,也庆幸自己能够得知这个作品背后的一些故事,以及当初那些为了这个作品而奋斗的人们的一种坚持和梦想。
我们都会长大,我们也会老去,宋丹丹已经不会再和英达合作,文兴宇也去了天国,《我爱我家》的那个美好的存在,或许再也回不去了。
当前页面是本站的「Google AMP」版。查看和发表评论请点击:完整版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