或许《敦刻尔克》并不适合大部分人
我并非不喜欢看电影,只是我觉得大部分电影不是很值得去看,或者没有什么吸引我去看的地方。
不过有些电影我觉得还是真的不错的,譬如之前偶然看到的《蝙蝠侠》三部曲,看那部电影之前我对于蝙蝠侠的了解仅仅是一些地方电视台播放的动画片的一些简单介绍的程度,而看完之后我却记住了很多人,尤其是小丑,以及男主角对于正义的偏执追求与向往,更是记住了这个电影那富有特色的朴实的画面表现,以及与画面完美契合的音乐。
其实讲道理,小丑的演员是谁,主角的演员是谁,作曲者是谁,我在看《蝙蝠侠》的时候都不认识,只有在后来我才知道了他们是谁,而给我留下最深刻印象的则是导演:克里斯托弗·诺兰(Christopher Nolan)和他对于胶片电影的坚持。
在现在到处都在追求 3D 的时代,依然有导演坚持拍摄纯胶片电影,这的确是一个令人敬佩的事情,而且重要的是,胶片的电影比起某些堆砌特效的 3D 片儿,少了浮夸,多了写实,也会让人感受到画面有着最朴素的冲击力。
诺兰导演的才华不错,运气也不错,每次合作的都是老搭档,或者是不会砸锅的演员,实际上他指导的作品也没有令人失望,之后的《盗梦空间》以及《星际穿越》都算是有特点的好电影,于是到了今年,他推出了自己最新的力作,号称是“战争惊悚悬疑片”的《敦刻尔克》(Dunkirk)。
在知道结果的战争片中营造悬疑
我是带着很大的期待走进电影院去看《敦刻尔克》的,而在电影散场之后,我却发现自己一时不知道应该怎么评价这个电影,因为它和我想象的太不一样了。
电影取材于历史上第二次世界大战中的敦刻尔克大撤退,英法联军打不过德国鬼子,被逼到了海边只能撤退,而整个电影才用了三个时间线和视角去描述撤退的这个场景,但是这三个视角的耗时还是不同的,海滩上士兵们等待坐船撤离是一周的时间,一艘英国的民用船响应国家号召来接应是一天的时间,三架战斗机从英国飞过来执行空中支援则是一小时的时间,三个时间慢慢汇总,聚集到一点,最终到达了结局,这种不同步的描绘方式营造出了很奇特的效果,偶尔的时间差技巧使得大家明知道历史上的最终结果的时候依然造出了悬念,手法不可谓不高明。
也就是说,恰恰是这个电影中这个不同时间轴的描述方式,让这个电影有了那么点悬疑,观众虽然知道最后英法联军历史上撤离成功了,但更多的还是回去关心那个民用船的命运,那个躲到哪儿哪儿就倒霉的男主角士兵的命运,以及那个看起来就像是很容易便当的飞行员的命运。
或许这也能证明了这部电影是的的确确存在”悬疑“元素吧。
用没有废话的对白来凸显真实
不同步时间线的非线性描述仅仅是电影的一个小特点,并不是主要风格,对于《敦刻尔克》这个电影来说,它最另类的地方,就是它的对白和台词实在是太少了。
大部分时间内我们的主角……啊不如说你可能无法确认到底哪个人才是主角。整个电影里大部分角色都没什么话,偶尔一两句也是那种非常简练的对话,并不像其他战争电影那样,主角会为了正义,为了胜利,为了树死亡 Flag ,为了各种乱七八糟的愿望,而没完没了的说话,也没有什么配角跟着主角说话,整个电影你甚至看不到反派德国人的影子,这正常吗?对比我们常见的战争片这很不正常,但是战争中真实情况或许真的就是这样。
毕竟大家都不知道自己下一秒什么时候就死了,活命要紧,在这种压抑的情况下谁还有空谈笑风声?
这也是为什么我们看到对白最多的那个民用船上的角色,说的也是一些”非常生活化不得不说“的对话,而电影里的飞行员说的则更是只有自己的沟通用语,更别提什么多余的内心独白和常见的战争冷幽默调侃了……
有人说导演诺兰专门拜访了当年参加这个撤退行动的老兵,所以才写出了这样对白”缩水“的剧本,但实际上这也是他为了更好的呈现一个”真实的战争场景“而所作的努力。
毕竟在你死我活的战场上大家没空去说那么多废话,更何况是在逃命的时候……
没有对白的调侃,只有枪炮的轰鸣,这才是真实。
这不是一个剧情片,这是一个描述”时间“的电影
非线性的情节,寥寥几句的对白,这也意味着没有什么塑造角色的机会,也没有什么可以讲述剧情的元素,《敦刻尔克》从各种方面告诉你,它并非一个剧情片。
你在这个电影里看不到什么明确的承转起合,敌人在逐渐的包围,海滩上的士兵想回家,没有什么激烈的热血突围,也没啥明显的胜利大逃亡的气息,更没有大家想看到的战争大场面,只有一个小兵在四处流转,一个小船在慢慢漂流,一架飞机在估算着自己还能飞多久,仅此而已。
当然最后整个电影还是给了你一个小高潮的,在大量民用船到达的时候,在飞行员用最后的滑翔干掉敌机的时候,以及在那个将军指着远方说 Home,并且还要决定留下来帮助法国人的时候。
整个《敦刻尔克》并没有呈现出战争的热血和残酷,也没有宣布哪一方的胜利,它没有告诉你这是一个什么故事,它只不过是用了三个不同的视角呈现了一个导演自己心中的敦刻尔克大撤退这么一段时间内发生的所有内容。
它呈现给你的是一段”时间“的内容,而不是一个故事。
没有战争,只有战争的压抑
《敦刻尔克》是一个非常有特色的电影,正如前面所说,多视角非同步时间线,以及几乎没有的对话,还有力求真实的场面描写,给人一种”贴近战争纪录片却又不是战争纪录片”的感觉,对于那些一看战争片就以为是突突突,boom boom boom,以及死死死的观众一种全新的体验,《敦刻尔克》并没有太多的战争场景,虽然它描述的是战争时期,只是它选择了营造战争中的压抑气氛,整个电影从头到尾都犹如被乌云笼罩一般,压迫的气氛无处不在,加上角色们几乎没有对话,更是加重了这气氛的蔓延,而在片中打破这一沉寂的往往是突如其来的枪炮声,如果在电影院的话或许这声音会吓到你,但也仅有这些声音才会不停的告诉你,你依然身处战场之中。
电影中营造的那种压抑不是对于死亡的恐惧,而是你永远不知道主角的下一步会发生什么,即使你知道他们最终会撤离,但相互交叉的三个视角让你无法明白到底哪个才是真正的不死之身。海滩上的年轻小孩去哪儿哪儿炸,飞行员一开始就插满了 Flag 说燃料不足,出海的老船长本身就不是军队,他们每个人的前方都是凶险的,但恰恰电影里却是一副偏平静的样子,只有偶尔的轰炸机才会制造点噪音撕裂整个压抑的气氛。
在《敦刻尔克》这个电影里,没有正面战争,或者任何的两军对峙的激烈场面,贯穿其中的,就是那一触即发擦枪走火却又始终没有打起来的战争气氛。
这么一个特殊的战争片……好吗?
看完整个电影后我是不知所措的,因为我脑海里一直在试图整理关于这个电影的一些观点和评价,我想到的就是:这电影,好看吗?
其实按照一般的电影评价来说,《敦刻尔克》作为一个战争片是不合格的,因为压根没打起来,而且你甚至看不到一个德国人,唯一有的只有德国的轰炸机和飞机,除了飞行员,其他的主角甚至没有开枪参加战斗。多少人被诺兰的大名所吸引,想要进电影院看一场类似《蝙蝠侠》一样激燃,《盗梦空间》一样紧张的战争片,结果看完后却是这么的一个结果,想必一定会特别失望。有人笑称《敦刻尔克》全程都是尿点,所以制作了特别逼真的爆炸音效防止你睡着,其实这么想也是有道理的,而且《敦刻尔克》这个电影的历史事件知道详细细节的人也不是特别多,至少不能算有名,大部分观众从头看到英法联军想要撤退,最后看到撤退成功了,电影就这么没了,给人一副没头没尾的感觉。还有那少得可怜的对白,时间不同步的三个视角,更多的让人觉得导演把心血全部都放在了和战争无关的内容上面,从头看到尾完全不是一个打仗的片子,顿时想要高呼上当。
当然别忘了,这个电影宣传的时候也没说自己是个打仗的片子,人家说的是“悬疑惊悚片”,可以理解这也是导演诺兰自己对这个电影的一个解释和理解。
导演诺兰并非想要走那种传统的描述战争的方式去讲述故事,塑造一个主角,挑拨一场遭遇战,拍摄一段血拼,最后宣布一方胜利,大部分观众已经看惯了那样的“大片儿”,而导演肯定是不想陷入俗套,所以就尝试选择了敦刻尔克大撤退这个并非正面战场的事件的题材去拍摄电影。
《敦刻尔克》在呈现战争的很多方面都有创新,正如前面所说的多视角,少对白,营造压抑等,以及在内容上从侧面表达出“战场的士兵想要逃离战争,想要回家”的那种体现战争恐怖与残酷的情感。说到底大部分战争片的意义都在于反战,《敦刻尔克》也不例外,电影中不止一次的说道“家就在海的另一端,可是我回不去”的那种急迫与无奈,以及那老船长搭救的飞行员死活不愿再回前线的那种对战场的恐惧,都表现出了影片里的反战元素,这也是这个电影最充满人性闪光点的地方,也是它和其他“欧美战争大片”所表达的内容相似的地方。
《敦刻尔克》是一个特殊的战争片,它不像其他战争大片那样用惨烈来描述战争的残酷,它只是侧面描写了士兵们对战争的逃避以及恐惧,从侧面表达战争的无情。
所以你说这么一个“特立独行”的,不想战争片的战争片好吗?
你问我我也不知道,我只能说挺新鲜的,至少想进电影院看大规模战争特效的观众肯定不会觉得好就是了。
或许《敦刻尔克》并不适合大部分中国观众
和我预想的一样,大部分豆瓣文青和知乎的“高级用户”们都给《敦刻尔克》打了高分,很多人甚至洋洋洒洒一大篇赞不绝口,而我在一些社交网络上还是看到了许多批评的声音,他们批评的话反而精简的多。大体就是两句:”昏昏欲睡“,”不好看。“
其实这是在意料之中的,因为大部分中国观众需要的不是这样的电影。
对于大部分中国观众来说,战争片肯定是要和血腥与枪炮火力挂钩的,它一边让人热血膨胀,一边又让人反思战争的惨烈。而《敦刻尔克》却反其道行之,用”最无聊“的战争呈现方式表达了一群人对战争的恐惧,坐在电影院里的观众或许很难感受到屏幕里角色的惊恐,看完留下的印象也不过是”男主角去哪条船哪条船就沉“,”法国人与狗不得上船”,“英国飞行员就是屌”这几个小印象了,相比于那些冲着诺兰导演大名和他的前几作作品而来的粉丝来说,带来的或许更多的还是失望。
况且《敦刻尔克》本身还存在着不少的问题。虽然诺兰导演想要采用平凡的视角去呈现战争的一角来让人管中窥豹,但整个电影还是无法免俗的开起了主角光环,无论是飞行员最后的奇迹,还是指挥官那莫名其妙的对英国民用船的赞美与感动,以及那主角好死不死就是能找个船的好运气,我不得不说这部看似“想要力求真实”的战争视角电影还是落入了俗套。
要说《敦刻尔克》比起其他同类电影能做到最好的地方莫过于没有刻意歌颂和说教了,而且似乎也没有出现士兵们为了回家而刻意的争抢失去秩序,或者为了抢得回家的名额而同胞之间刺刀见红,难道英国人素质比较高?毕竟对白少,人物之间交流也很少
一千个人眼里有一千个哈姆雷特,我不可否认导演诺兰是一个大师,他也是抱着创新和特立独行的想法想要好好打磨出一个不落俗套的《敦刻尔克》出来,这样精细的打磨的确收到了效果,得到了很多”高端用户“的赞美,与此同时也使得大量”平民观众“不能理解。这就是我们所说的”这个作品艺术水平太高,一般人理解不了。”的那个意思。
一个作品想要做的雅俗共赏这件事儿说难也挺难,说简单也挺简单,只要在艺术与人性之间找寻平衡点即可。好比《色戒》,一个豆瓣文艺青年和一个农民工看过之后都会一致的说这部电影“好看”,只是俩人说好看时的“眼神”里看到的应该并不是一种东西罢了。
我是一个文艺青年还是一个下里巴人,这个我自己也说不清楚,看完《敦刻尔克》后我可以理解这个电影为什么会拍成这个样子,也可以理解这个这个电影所做出的各种创新,只是在理解之余,我还是觉得《敦刻尔克》这个电影看起来不爽。
或许我内心还是一个俗人,即使我比较了解那些喜欢拽文的文艺青年的那一套。
这么一想,或许也就可以盖棺定论了:我个人觉得《敦刻尔克》不好看,而且对于大部分喜欢看激烈的战争片的人来说,进电影院看《敦刻尔克》只能让你感到失望。
因为《敦刻尔克》并不适合那些排除掉喜欢自我陶醉的“高端观众“的大部分人。
最后不得不吐槽一下翻译,电影中多次出现”Home“,意为表现士兵想要回家,而电影院全部翻译成了”祖国“……我倒不是说这个翻译不对,只是意思真的差了点儿,只见过为了回家而哭泣的,没听说过为了祖国而撤退的。
当前页面是本站的「Google AMP」版。查看和发表评论请点击:完整版 »